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究竟水平如何?

    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达到302万辆,稳居全球第一。而在第四季度,单论纯电车型销量,比亚迪也首次超越特斯拉,问鼎全球。可以说,在电动化的上半场,比亚迪无疑是最出色的玩家。

    然而,俗话说“花无百日红”。随着行业步入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还能延续王者风范吗?王传福对此信心满满,放言“未来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以整车智能为技术核心,继续引领新能源发展的潮流。

    那么,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能否挤进智驾的第一梯队?
    2024年,我亲身三次深度体验了“天神之眼”。不卖关子,结论是:一开始的脚步还有点踉跄,但进步速度飞快;经过2024年的一年发展,它已一步一个脚印,稳步迈入第一梯队。


    三次体验

    第一次是在2023年11月的重庆,我驾驶腾势N7(图片|配置|询价)体验了“天神之眼”的入门级功能:封闭道路的NOA领航辅助。在我的印象中,这是比亚迪首次举办高阶智驾活动,参加活动的媒体朋友都带着极为好奇的态度。

    这次测试中,腾势N7的领航辅助基础功能已经做得相当扎实了:能够熟练地变道超车、从匝道汇入汇出、全程基本零接管。一些博弈场景中,我们还是能体验到生涩之处:有时候过于激进,吓人一跳; 有时候却犹豫不决,像一个开车新手。

    当天除了高速NOA之外,我还体验了自动泊车功能,尤其是在复杂泊车场景下,表现尤为突出,让人眼前一亮。

    当时,腾势N7来到了一个断头路,它开到尽头,准备泊车。我的第一反应,以为它要停第三个车位,这就有点太简单了吧! 没想到的是,它连续打几道方向盘,一连段精彩的操作之后,停入了最靠墙的车位!这太精彩了,没有一把是多余操作。我不知道你的泊车水平怎么样,反正就这个车位来说,腾势N7肯定停得比我好!

    第二次体验是2024年5月,我驾驶比亚迪汉EV在上海来了100公里一镜到底,全程未接管。第一次体验N7的时候,记录了多处生涩之处发给了比亚迪工程师,半年后再体验汉EV的时候,已经全数改好了。

    比如下面这个场景,汉EV即将汇入主路时,左侧遇到大货车,前方偶遇桩桶施工车辆,让人很慌。好在汉EV的“天神之眼”DiPilot 100 平台,用29个传感器精准识别了货车与桩桶,减速之后稍加绕行,顺利开了过去!同行的媒体朋友水雾同学在旁边连连喊:牛!太牛了!

    第三次体验就是2025年1月2日,我和一苒驾驶25款汉EV畅行双城经济生活圈,从上海开往杭州。这次的技术信心更强,全程直播无间断,没有任何剪辑修改的可能。直播回放在微博页面还能找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观看。

    这次直播的背景是:自2024年12月24日起,比亚迪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通无图城市领航(CNOA)功能,实现“全国都能开,有路都好开”,无论是城市街道还是乡间小路,都能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智能驾驶体验。

    我可以证明,至少在上海区域,我们已经切实体验到‘全国都能开’的效果。因为这次行程从上海嘉定区的我家门口出发,那里距离苏州仅有200米;刚上车还在路边的时候就可以启动开通无图城市领航功能,一路上仅有收费站需要短暂退出功能。

    除了2025款汉EV之外,在宣传海报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仰望U8豪华版、腾势Z9GT、腾势N7也已开通了无图城市领航(CNOA)功能。


    “天神之眼”智驾技术

    全称为“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多传感器融合,结合全自研高算力智驾计算平台以及端到端算法架构,依托中国最大车云数据库,以安全为核心,提供尽早识别、尽快纠正、精准控制的超人类驾驶辅助,实现面向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智驾的极致体验,实现有路就能开,到哪都好停。

    不同车型配置的智驾硬件略有不同:

    • 仰望U8:双Orin X芯片、3颗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2颗高清摄像头。
    • 腾势Z9GT、腾势N7:单Orin X芯片、2颗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2颗高清摄像头。
    • 2025款汉:单Orin X芯片、1颗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13个车内外高清摄像头。

    比亚迪智驾的技术特点是强调整车智能智电融合,实现BAS3.0+超人类驾驶辅助。

    为方便理解,咱们可以举腾势的专属技术平台“易三方”为例来说明。

    “易三方”可以实现后轴左右两轮的外八转动。当车辆遇狭窄侧方停车,狭窄停车位或直角弯道时,可通过圆规掉头功能解决,此时双后轮呈现“外八字”转动效果,利用后双驱动电机的差动控制,实现绕前轴圆规掉头,增加车辆的灵活性。

    值得说明的是,当后轴左右两轮摆成外八姿态时,车辆的运动学特性就会反直觉,只能由智能泊车功能来控制车辆 —— 这其实就是整车智能智电融合的一个范例,当整车硬件具有更多创新特性时,那么智能驾驶就会更多发挥空间。像这种圆规掉头功能,如果没有易三方的硬件支持,再牛的智驾算法也不可能实现。

    类似地,当双后轮呈现出“内八字”转动效果,提高车辆抗侧向扰动能力,达到增加车辆稳定性的目的。

    在高速爆胎这种极端工况中,不仅精准快速识别爆胎,毫秒级速度调整非爆胎轮扭矩,并进行驱/制动力的动态分配,提升车辆稳定性。甚至还要将车道线识别这种智驾系统的信息给融合起来,减少车辆偏航,拓宽车辆安全边界,最高爆胎安全车速可达140km/h。

    这也是整车智能智电融合的一个范例:通过调动智能驾驶的感知模块,增强高速爆胎工况的稳定性控制。


    总结

    比亚迪“天神之眼”取得了长足进步,标志着其已在智能化下半场站稳脚跟。智能化之路道阻且长,但比亚迪的脚步越来越坚定。在智能化下半场,2025年的智驾格局或将迎来重大变化。比亚迪凭借持续投入和技术突破有望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而投入巨资却未见显著成果的车企,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