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10万级车型标配城市NOA!智能驾驶“白菜价”时代谁在领跑?

    2025年3月4日 头条汽车观察

    引言:从“豪车专属”到“全民标配”,智驾市场格局生变

    曾几何时,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是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的“特权”。但2025年开年,比亚迪、宝骏、奇瑞等车企以“技术平权”之名,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探至10万元级市场,掀起了一场颠覆行业的“白菜价”革命。特斯拉的城区NOA选装价仍高达6.4万元,而中国车企已实现“标配不选装”,智能驾驶的竞争正式进入新维度。

    一、市场格局重塑:谁在定义智驾新标准?

    比亚迪“天神之眼”掀桌式降维打击

    比亚迪以年销427万辆的规模优势,推出分阶智驾方案:

    10万级车型:搭载天神之眼C系统(12V5R传感器+84TOPS算力),实现高速NOA、跨层泊车,成本压至3500元以内;

    20万级车型:单激光雷达+254TOPS算力,支持无图城市领航;

    顶配车型:三激光雷达+508TOPS双芯片,首创爆胎稳控技术。

    凭借440万辆智能车数据训练和璇玑架构,比亚迪将智驾迭代周期缩短至7天,直接带动股价单日暴涨16.7%。

    宝骏云海PHEV(图片|配置|询价):12万级“全场景智驾”标杆

    宝骏云海PHEV以12.38万元售价标配7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搭载灵眸智驾2.0系统,支持城市NOA、自动泊车和高速领航,成为首个在10-15万元区间实现城区/高速双NOA的车型。其CLTC综合续航1100公里,以“油电同价”策略抢占主流市场。

    奇瑞、大疆加入战局:成本再探底,技术再升级

    奇瑞计划在5.99万元的小蚂蚁车型上搭载高通8620平台,实现高速NOA+记忆泊车;

    大疆旗下卓驭科技推出“车位到车位”方案,基于7V+32TOPS中算力平台,以5000元成本覆盖城区NOA、自主避障、停车场漫游泊车,技术上打破“激光雷达依赖症”。

    二、技术突破:降本背后的“硬核逻辑”

    硬件成本“三级跳”

    从2024年高速NOA方案5000元级,到2025年比亚迪3500元级、卓驭5000元级“车位到车位”方案,成本下降核心在于:

    传感器精简:12V5R(5毫米波雷达)替代激光雷达;

    算力复用:地平线征程6系列芯片实现80-128TOPS中算力支撑;

    数据驱动:比亚迪日均7200万公里路况数据训练模型,卓驭通过端到端架构实现“一个模型适配多硬件”。

    用户体验分野:安全与性能的平衡

    尽管成本降低,但功能边界差异明显:

    比亚迪天神之眼C暂不开放城区NOA,专注高速场景安全;

    华为乾崑ADS SE以纯视觉方案实现NCA高速领航,AEB刹停速度上限达150km/h;

    卓驭通过空间注意力机制破解端到端“黑盒风险”,提升异形障碍物识别率。

    三、行业激战:谁是终极赢家?

    供应链“暗战”升级

    地平线征程6系列获超20家车企定点,2025年预计出货百万套;

    华为、大疆、轻舟智航等供应商推出分级方案,覆盖10万至30万级车型;

    激光雷达价格暴跌40%,2025年或下探至10万级市场。

    用户选择权爆发

    据高工智能数据,2024年中国高速NOA标配率仅21.68%,但若车企全面跟进比亚迪策略,2025年新能源车NOA需求将激增至1000万辆/年。消费者从“为智驾溢价买单”转向“用脚投票”,10-20万元车型成为主战场。

    结语:智能驾驶“真香”还是“智商税”?

    2025年的智驾普及战,本质是数据、算力、供应链的综合较量。比亚迪凭规模优势定义“性价比”,卓驭以技术突破挑战功能上限,而传统车企若不加速转型,恐将沦为“时代弃子”。正如王传福所言:“未来2-3年,高阶智驾将像安全带一样普及。”这场变革,终将让每一位普通用户成为受益者。

    数据来源: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车企官方公告、供应链调研

    声明:以上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头条真知汽车季#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