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52.99万的SU7 Ultra,屠刀砍向的绝不只是性能车

    二Hao学生头像二Hao学生头像
    二Hao学生03-04

    不服不行,雷总确实是“营销的神”,80万变50万,愣是让兜里没钱的普通人都觉得Ultra值,真他妈值。

    凡尔赛一下:新车发售后SU7 Ultra锁单量迅速突破10000台,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10000台,肯定是最保守的数字了。2024年小米SU7在9个月时间内交付超13.5万辆,手里还有近一半的订单未完成交付,想提车基本要等3-6个月。

    52.99万的SU7 Ultra上市,无形的屠刀斩向了谁,又伤害了谁?

    (1)性能车首当其冲,尤其是纯电性能车。

    ——Ultra之前,极氪001 FR可能是这个段位的国产王者,定位纯电猎装超跑,前后四电机,电机功率高达930kW,扭矩1280N•m,马力1300匹,零百加速2.02秒,在国内多个赛道也有出色的成绩。

    SU7 Ultra只一招就将001FR斩落马下——52.99万。同时受伤的可能还有路特斯、莲花甚至比亚迪、特斯拉等。

    ——传统豪华性能车承压。

    小米SU7 Ultra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超1500匹的狂暴动力;宁德麒麟II代三元锂电池,1330kW超强峰值放电性能;Akebono前六后四活塞卡钳以及超大尺寸碳陶刹车盘;双腔空气悬架。

    性能上无可挑剔,SU7 Ultra已连续刷新国内多个赛道最好成绩。在上海赛车场,Ultra更是超越保时捷Taycan(图片|配置|询价) Turbo GT 2:11:28的成绩,创造新的纪录。

    从过去的“Daio si之王”到“纯电性能之王”,Ultra正试图抢走一部分AMG、MPOWER、RS用户的订单,甚至是保时捷的追随者。

    (2)传统豪华车市场的蛋糕将要被切

    ——Ultra不只是一台性能车,它还是一辆车长超5米,轴距超3米的中大型、四门纯电轿车,其搭载了93.7kWh的大电池,支持630km的纯电续航,甚至还有免费的高阶智驾,能满足日常的出行需求。

    BBA的“半吊子”电动车想要靠品牌溢价来实现价值收割的途径再次被打破,Ultra还给手握50W预算的买车人提供了新选择。

    ——SU7 Ultra是炫技也是进阶,是小米汽车品牌力的再升级。SU7在前,Ultra在后,超10万用户已经证明了小米汽车的品质绝不只靠性价比。

    下半年,小米还有售价大概在25-35万的SUV车型YU7;接下来呢,会不会有类似问界M9一样的增程全尺寸SUV,又或者商务属性的混动轿车呢?

    品牌已经立起来的小米绝对有机会蚕食20-50万区间的豪华车市场。

    (3)新势力“高端人设”被打破

    至少目前可以说:纯电车的高端止于小米,未来不确定。

    早就有人说了,电车没啥技术含量,供应链很成熟,谁都能造。

    确实,在中国造电车太简单了,造手机的、造电视的、造面包车的、玩互联网的都可以造电车,但成功的不多,能把电车造好的就更少。

    所以:比亚迪集技术于一身的超跑U9卖到了168万;保时捷Taycan顶配接近200万。

    小米半路出家,不仅性能参数和配置上拿下Taycan,圈速上也证明了自己,更是以“半价保时捷”的形象瓦解了豪华品牌通过高定价维系的技术神话。

    SU7 Ultra可能会成为消费者心中的一杆秤。

    以后,纯电车想卖高价,请先参考SU7 Ultra。

    (4)二手车市场的“价值标尺”被重置

    二手车市场上的“性能车”残值率可能会雪崩。

    SU7 Ultra在性能、智能化、智驾上的优势可能加速特斯拉Model S/X以及保时捷Taycan等产品的贬值。

    总之——SU7 Ultra的定价看似激进,实则是小米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汽车产业,受冲击的不仅是竞品车企,更是整个行业依赖品牌溢价、技术壁垒和供应链垄断的旧秩序。

    短期看是伤害,长远看这种“破坏性创新”可能倒逼全行业的效率提升,最终消费者买到更全面的产品。

    只是在此过程中,那些技术储备不足、商业模式僵化、供应链玩不转的玩家或加速出局。

    新车上市、老车降价、车市信息汇总,讲真话不说假话,喜欢请点点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