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传统燃油车的升级是“排量变大、动力变强”,那么新能源车的升级,就是从400V到800V,再到900V。
但问题是,这个升级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知大家是否清楚这件事。

提到这个问题,稍有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意味着充电速度更快!
譬如,400V的车,最大充电功率往往很难超过200kW。
但800V就不同了,最高可以达到500kW!
如果你在高速服务区看到一台新能源车,10分钟就充进了几十度电,那大概率是高压平台的车型。
听起来确实很诱人,毕竟,大家对电动车最大的担忧之一,就是充电速度。
如果800V甚至900V,真的能大幅提升充电效率,那确实是个好消息。
但问题是,高压平台的提升,真的只是充电更快吗?
如果你这样想,那可能就太低估它的影响了。

其实抛开充电功率不谈,首先,电压变高了,能耗也会明显降低。
这点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但其实很好理解:
即电能的传输过程中,功率=电压×电流——在相同功率下,电压越高,电流就可以越小。
那么,电流小了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就是传输损耗更低。
说白了,在400V平台下,电流会更大,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量白白浪费掉。
而在800V或900V平台下,同样的功率下,电流可以降低一半左右,减少电路中的热损失。
这样一来,整车的能效就更高,续航表现也会更好。
譬如数据显示,相对于400v 平台,800v 高压平台的能效提升5%-8%,能多跑几十公里。

另一方面,可以让线束更细、更轻,车身减重。
因为高压平台减少了电流需求,所以整车的电缆线束,可以做得更细、更轻。
甚至可以用更少的铜材。
你可能没注意到,电车的高压线束,其实是车里非常重的一部分。
特别是400V平台的车型,需要用更粗的线缆来承载大电流,这会增加整车的重量。
而800V、900V的车型,可以使用更细的线束,从而降低整车质量。
这样一来,其实也间接提高了整车续航。

其次,整车的寿命也会提升。
这点可能很多人没想到,但实际上,高压平台不仅让电动车更高效,同时还能减少很多“隐性损耗”。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在于电池的寿命,与充放电的稳定性、温控管理有很大关系。
但很遗憾,在400v 平台下,你很难控制电池的温度,发热量一定是较大的。
这样一来,电池的寿命势必会加速衰减。
但800v/800v 平台就不同了。
因为电流更小,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发热量也会相对降低。
这意味着电池不会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从而减少热衰减,提升电池寿命。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电车衰减速度很快,新型电车的衰减,变得越来越慢。

此外,高压平台不仅仅是给电池带来好处,对电机的工作寿命也有积极影响。
因为在高压系统下,电机所需的电流更小,这意味着:
电机发热更少,长期高负荷运行时,不容易出现温度过高导致的效率下降。
同时,降低绝缘材料的压力,避免因高温老化导致电机寿命缩短。
长远看来,还提升了整车的耐用性,减少因高温产生的电子元器件损坏。

总的来看,不要觉得800v、900v 只是充电快了。
如果真有这么简单,那这么多车企,就不会这么积极了上这个技术了。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它可不仅仅是提升了补能速度,更优化了整车能耗、电池寿命、动力表现…
甚至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电池和整车架构的方向。
因此,有预算的伙伴,就别再省了。
能买800v 的电车,就千万不要再去选400v 了——因为这个东西,远比想象中重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