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 Ultra”和比亚迪“仰望U7” 是同一类购买人群吗?

    自在溪水Amy头像自在溪水Amy头像
    自在溪水Amy03-28

    小米SU7 Ultra和比亚迪仰望U7虽然同属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但目标人群的定位存在一定差异,不完全重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

    一、品牌调性与用户画像

    小米SU7 Ultra

    作为小米生态的旗舰车型,核心用户更可能是:

    科技发烧友:注重智能驾驶、车机互联、生态整合(如与米家设备联动)。

    年轻新贵:对新兴品牌接受度高,追求高性价比的“堆料”配置(如高性能电机、激光雷达)。

    米粉群体:已有小米生态链产品的用户,倾向于品牌忠诚度驱动的消费。

    比亚迪仰望U7

    作为比亚迪高端子品牌,目标用户更偏向:

    传统豪华车用户:追求品牌沉淀与高端形象(仰望依托比亚迪技术背书,定位类似BBA电动车)。

    商务精英/高净值人群:重视豪华内饰、舒适性、品牌社会认同感。

    技术务实派:认可比亚迪三电技术(如刀片电池、云辇底盘)的成熟性。

    二、 产品定位差异

    SU7 Ultra:

    主打“智能科技+性能”,可能强调赛道模式、智能座舱交互、自动驾驶能力(如城市NOA),对标特斯拉Model S、极氪001 FR等。

    仰望U7:

    侧重“豪华+技术突破”,可能搭载易四方四电机驱动、云辇X悬架等黑科技,强调极致动力(如千匹马力)和通过性,对标保时捷Taycan(图片|配置|询价)、奔驰EQS等。

    三、价格区间与消费动机

    价格重叠但动机不同:

    两者预计售价均在80万100万元区间,但购买决策点差异明显:

    选择SU7 Ultra的用户可能更看重“科技尝鲜”和生态联动;

    选择仰望U7的用户可能更在意品牌溢价和传统豪华车体验。

    场景需求差异:

    SU7 Ultra可能吸引年轻用户用于城市通勤和科技体验,而仰望U7更可能成为商务接待或身份象征的选择。

    四、潜在交叉人群

    两类人群存在部分重叠,例如:

    科技型高收入群体:既追求前沿技术,又需要豪华感;

    多车家庭用户:根据使用场景选择不同特性的车型。

    但总体而言,品牌基因和产品核心卖点的差异仍会将主要用户群区分开来。

    两者在高端市场存在竞争,但目标人群重合度有限:

    小米SU7 Ultra:吸引科技导向、年轻化、生态依赖型用户;

    仰望U7:主攻传统豪华车用户转型新能源市场,注重品牌底蕴与技术沉淀。

    两者的竞争更多是“差异化抢占细分市场”,而非直接争夺同一批消费者。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