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获得了一次深度试驾捷途自由者(图片|配置|询价)的机会。初见时,它那硬朗的方盒子轮廓便吸引了我的目光,自带一种越野气质。整个体验行程超过了三百五十公里,路线特意选择了兼顾城市铺装路面与近郊非铺装区域,通过这样长距离、多样化路况的实际驾驶,我对车辆在不同场景下的动态响应和乘坐反馈有了更立体、真切的感受。


抵达场地时,捷途自由者的外观确实引人注目。它那种方正硬朗的造型,在当下流线型为主的市场中显得颇具个性。这种设计风格让人联想到一些经典的越野车型,传递出一种不妥协的硬派气息。近距离观察,车身的钣金线条十分干脆,几乎都是直线条的运用,塑造出一个规整的“方盒子”形态,每个角度看上去都显得力量感十足。车头部分,被称为“四叶草”的前大灯设计比较有特色,实际的照明体验也不错。在傍晚的试驾中,能感受到大灯的光照范围比较宽,亮度也足够,夜间行车时视野清晰度有保障。



侧面看过去,一条笔直的腰线从前翼子板一直延伸到尾灯,配合着18英寸的熏黑处理轮毂和原厂配备的全地形轮胎,视觉上的运动姿态营造得比较到位。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设计是隐藏式的D柱,它让侧后方的车窗玻璃与车身侧面看起来更像一个整体。尺寸方面,实测数据显示车长为4706毫米,车宽1967毫米,车高1845毫米,轴距达到了2810毫米,这个尺寸在同类车型里算是比较大的。宽厚的轮眉以及官方标称的200毫米离地间隙,也在视觉上强化了它的通过性潜力。车尾的设计思路与车头和侧面保持一致,造型简洁,尾门几乎是垂直的,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增大后备箱的开口面积,方便装卸大件物品。后备箱的常规容积实测是574升,将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获得一个纵深可观的装载空间,达到1455升。


坐进车内,视线前方是由一块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一块10.25英寸的中控触摸屏组成的显示区域。两块屏幕可以进行一定的信息联动,显示效果清晰度不错。车机系统搭载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其标称的每秒8万亿次运算能力保证了实际操作中的流畅度,无论是系统启动速度还是应用程序之间的切换,响应都比较迅速。手机互联方面,支持CarPlay和Hicar连接,方便不同手机系统的用户连接使用手机应用。语音控制系统支持四个音区的声源定位,实测中,对语音指令的识别和响应速度大约在0.8秒左右,并且支持连续对话功能,驾驶者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导航、音乐播放、车窗开闭等功能,减少了行车中手动操作的需求。车厢内提供了64色可调的氛围灯,可以根据驾驶模式、音乐节奏或者个人偏好进行设置,增加了车内的情调。


中控台下方靠近挡把的位置设置了一个功率为50W的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使用起来比较方便。音响系统方面,配备了带有9个扬声器的索尼品牌音响,力求营造环绕声场效果。车内还装备了PM2.5空气净化系统。值得一提的是,空调系统的主要功能控制保留了实体旋钮,这种设计在驾驶过程中进行盲操作会更加便捷和安全。在细节方面,前门板储物格内部集成了两个Type-C接口,方便后排乘客为电子设备充电或连接。


进入捷途自由者的驾驶舱,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座椅。官方称之为“10层舒云座椅”,实际坐上去,能感受到填充物比较厚实,表面覆盖的“云肤革”材质触感也还算柔软,对身体的贴合度和侧向支撑表现尚可。主驾驶座椅提供了6向电动调节,找到合适的驾驶坐姿不算困难,并且带有座椅加热功能,这在冬季会比较实用。副驾驶座椅则支持4向手动或电动调节。转移到后排,后排座垫的长度达到了500毫米,这一点值得肯定,对大腿的承托比较到位,长时间乘坐时舒适性相对有保障。一个比较实用的功能是后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平,放平后能与后备箱地台形成一个接近2米长的平坦空间。



根据现场体验,身高1.80米的体验者躺下后,腿部基本可以伸直,这为需要临时休息或者拓展装载能力提供了便利。在储物空间设计上,车内设置了多达45处各式各样的储物格或储物槽,比如手套箱容积有12升,中央扶手箱的空间也比较规整,放入5瓶标准的600毫升饮料没有问题。后备箱内部还设计了可调节位置的分层隔板,可以根据装载物品的高度和类型灵活调整,提升了空间利用的灵活性。另外,了解到这款车的座舱通过了德国莱茵生态座舱和中汽研五A级健康座舱的相关认证,并且车身结构中高强度钢的应用比例超过了80%,采用了笼式车身设计,这些信息为注重车内环境健康和被动安全的消费者提供了参考。


实际驾驶中,这套2.0T发动机与8速自动变速箱的组合,其标定的187千瓦(254马力)最大功率和390牛·米峰值扭矩,在起步和加速阶段提供了比较充沛的动力输出。变速箱在城市道路行驶时,换挡动作比较平顺,响应也算积极,无论是正常跟车还是需要提速超车,动力衔接都比较流畅,没有明显的顿挫感。驶离铺装路面后,车辆配备的XWD全自动智能四驱系统介入工作。在一些高速弯道中,能感觉到系统在尝试调整扭矩分配以维持行驶轨迹的稳定。





此外,试驾过程中体验了部分驾驶辅助功能:自适应巡航系统可在30至150公里/小时的速度区间内启用,默认的车间时距为1.9秒,可手动调整至最短1.0秒,在模拟城市跟车及停走场景下,能一定程度上减轻驾驶负担。车道保持辅助在通过半径约300米的高速弯道时,系统能够进行方向修正,尝试将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央,偏离时会有预警和轻微的纠正动作。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据称可监测64个目标,在模拟测试中,系统识别前方障碍物后的制动响应时间在1.2秒内,刹车力度感觉比较线性。540度全景影像结合窄路辅助,在通过狭窄路段时,屏幕能显示车辆两侧与障碍物的距离。自动泊车系统宣称支持120种场景,实测垂直车位泊入的成功率记录为98%。整套辅助系统在介入时逻辑比较清晰,提供了安全辅助,同时也保留了驾驶员的主导权。车辆的通过性参数方面,接近角为28度,离去角为29度,最小离地间隙为200毫米,最大涉水深度达到700毫米。在经过一处有积水的路段时,车辆确实能够顺利通过。

了解到一些与购买相关的政策信息,例如存在一个“以旧换新”起价为9.99万元的说法,以及一个预售期内2000元可抵扣8000元的活动,相当于提供了6000元的优惠。对于置换购车的用户,有提及一项15000元的补贴。金融方案方面,有最高提供3年10万免息贷款的选项。比较特别的是针对首任车主提供的整车终身质保服务,据说覆盖超过2000个零部件,这与行业内常见的3年或10万公里质保有所不同。(注:具体活动细节和条款需以当地经销商公布为准)。

试驾小结: 通过这次超过三百五十公里的试驾,涵盖了城市与近郊路况,对捷途自由者(品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试图在硬派造型之下,融合日常使用的舒适性。其四驱系统和车辆通过性指标(如200mm离地间隙、700mm涉水深度)表明它具备应对一定非铺装路面的能力,能够满足宣传中提到的覆盖“90%非铺装路面”的需求场景。同时,车内的乘坐空间、座椅舒适度以及智能配置也兼顾了城市通勤和家庭出行的需要。在15至20万元的价格区间内,这款车提供了一种在越野风格和城市实用性之间寻求平衡的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