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中国汽车工业的海外版图再添重要一笔——广汽集团宣布加速布局欧洲市场,首站瞄准英国。这家年销超200万辆的国有车企,携两款专为欧洲设计的纯电车型叩响老牌汽车工业强国的大门,试图在特斯拉与大众主导的市场中撕开一道缺口。
伦敦街头,广汽欧洲首席运营官托马斯·舍默拉(Thomas Schemera)向媒体展示了两把"利剑"。其一是被称作"中国版MINI"的Aion UT(图片|配置|询价),这款瞄准都市通勤的紧凑车型,车身尺寸较大众ID.3略大,搭载60kWh磷酸铁锂电池,续航达430公里。车内14.6英寸中控屏与8.8英寸仪表盘构成数字座舱,前排座椅可完全放平与后排形成临时卧铺的设计,巧妙融入了中国消费者的空间智慧。尽管本土起售价仅约14万元人民币,但叠加关税与运输成本后,英国定价预计锁定在2万英镑区间(约合人民币18万元),较ID.3低近三分之一。

"在品牌认知尚未建立时,我们必须用价格穿透市场。"曾任职现代、宝马的舍默拉深谙欧洲市场法则。他透露,另一款战略车型Aion V将直面特斯拉Model Y,90kWh电池组带来520公里续航,227马力电机性能对标同级竞品。双车组合覆盖从城市代步到家庭出行的多元场景,辅以混合动力车型的后续投放,构筑起立体化产品矩阵。
这场远征背后,是广汽对欧洲新能源浪潮的精准预判。2024年英国电动车渗透率已达20%,但本土品牌转型迟缓留下的市场空档,成为中国车企的突破口。舍默拉特别指出,英国消费者对智能化配置与性价比的双重追求,与广汽"技术普惠"理念高度契合。Aion UT内饰采用的仿碳纤维纹理与缝线皮革工艺,正是为消弭"廉价感"而设计的细节突围。

品牌建设成为关键战役。广汽计划通过场景化营销重塑认知:在伦敦金融城打造"移动客厅"体验空间,将车载床垫设计与都市午休需求结合;与当地新能源基建企业合作,推出购车即赠两年免费充电套餐。这些策略借鉴了国内新势力品牌的经验,试图以服务生态弥补品牌积淀的不足。
行业观察人士注意到,广汽英国团队中超过60%成员来自宝马、捷豹路虎等本土车企,这种"混血基因"既保障了对欧洲法规的透彻理解,也注入了破局传统的创新思维。正如舍默拉所言:"我们不仅要卖车,更要传递中国智造的新叙事——从性价比到质价比的跃迁。"
随着葡萄牙、波兰等市场的同步推进,广汽的欧洲棋局已悄然展开。在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品牌体验中心,一块实时更新的电子地图正记录着这场远征:每新增一位试驾用户,地图上的光点便闪烁一次。这些跃动的星光,或许正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注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