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前发布
MEB架构安全基因深度拆解--安全 最近看ID. 与众比较多,就又看到了MEB这个架构,越看越有意思。发现这个架构的取向和其他纯电架构还真不一样。 现在有一个算一个,纯电架构的首要调教方向都是力大砖飞,给大家数据的爽点。 但MEB则是优先安全和操控灵活导向,不一样的烟火了属于是。而且由于ID. 与众推出的比较晚,它的MEB好像更强了啊? 今天先来聊聊MEB的安全导向吧,核心还是围绕电池安全与碰撞管理展开。 电池被“360度呵护”,严密包裹无压力 围绕电池的“三明治”分层结构,下有高强度铝合防护,中有蜂窝铝缓冲层吸能,顶部还有防水防撞壳罩着,包的严严实实。 再考虑模组独立隔离设计,这套装甲能够抗住国标两倍的30kN侧向挤压力。电池身居其中,自然安全。 除了硬刚,还会借力打力。 简单说就是通过车身结构来引导力的传递。ID. 与众通过前舱吸能区定向疏导碰撞能量,纵梁将冲击力向两侧非核心区域分散,最大限度减少乘员舱形变。 这种复杂的力学设计,不是去一味地增加强度,而是巧妙的把力卸掉,颇有“太极”的感觉。这种经验的积累,显然得是大众这种老牌车企才能玩的驾轻就熟。 而且正是这套围绕电池搭建的新架构,把扭转刚度直接做到了百万豪车级的48700Nm/deg,相较于南北大众ID系列车型身上的MEB平台强度,更上一层楼。 再结合冗余电池管理系统的全链路故障预判-隔离-报警,以及毫秒级高压切断功能,别说把电池守护周全,整车的抗碰撞能力甚至比燃油架构还上了一个大台阶。 #ID与众,真德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