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熊仔,最近贵阳降温真的是冷的一匹,摩托停了一个多月了,天天开车出行,这天气还骑摩托的兄弟由衷的佩服,但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四轮该买还得买啊,正好翻过一年到了2024,新闻里天天都在播我国国产汽车品牌对合资品牌的反超,今天就来缕一缕2023年一整年的情况,也希望国产摩托车品牌能跟汽车一样,按照现在的势头突飞猛进,干翻合资和大贸。

在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里,前十家有五家是自主品牌,分别是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等,占据了销量排行的半壁江山,而批发销量前十更是占据了六个席位,合资仅有4席。
企业销量方面,比亚迪以270.6w量位于榜首,同比增长达到50%,超过第二名的一汽大众约86w台,第三名和第四名也均为国产自主品牌,连常年在中国销量前列的的上汽大众下滑1%,广汽丰田下滑7.3%,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广汽本田等下滑超过两位数,东风本田下滑4.9%,唯有一汽丰田增长0.3%,以上品牌虽然有跌但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以三菱、讴歌、雷诺、雪铁龙等都在宣布退出合资的边缘、甚至已宣布退出中国市场,2023注定是合资品牌难挨的一年。

而相对于合资品牌的下行,国产品牌可谓是突飞猛进,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包含乘用车和商用车)超3000万辆,站上新的起点。其中乘用车2023年批发2553万辆,同比增长10.2%,实现历史新高,零售累计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这一年自主品牌的年度市场份额达到了52%。也就是说,市面上每卖出100台新车,就有52台是自主品牌,合资车大幅度领先自主品牌的情况开始出现逆转。
分析合资与自主此消彼长的原因,其实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技术,最早提出新能源车型理念的不是我国,但欧美日发达国家的汽车巨头,在提出理念后长期止步不前,满足于燃油车型在全球取得的成功,而忽略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导致传统燃油车巨头们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多年前其实没有太大变化。

我国从多年前便开始布局新能源车型的生产研发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汽车市场最近纪念的增量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合资燃油车体系的开始出现崩塌,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在设计、研发、智能化领域投入比重越来越大;相反在燃油车投入越来越少,甚至停止研发和投入。
直接导致近两年燃油车新品也大幅减少,迭代速度太慢,燃油新车发布从2020年的59款、2021年和2022年均56款、降到2023年的27款。而新能源汽车新品不断在快速滚动推出,除了少数几个品牌还在推出旗下销量较好的系列新款车型,大部分品牌的新车基本都以纯电车和混合动力为主,而国产品牌不但在新能源动力和电池方面表现突出,加速一个比一个快,续航一个比一个长,更是在全车智能化也属于市场第一梯队,主打一个好开又好用,相比之下某些日系厂商还在拿着什么真皮沙发五大杀手锏那真的挺有节目效果的了。
2023年,也是中国汽车工业70华诞,中国汽车工业在70载砥砺奋进中发展壮大,在自主创新中跨越式突破,跃升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希望自主品牌摩托车也能早日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