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一段视频内容大概是这样: 特斯拉电池是宁德的,电机是松下的/台湾,专利1300多项,其他车企专利都是1W左右,你说他智驾又不敢向华为那样时速100过限款墩,你说他技术先进又用BYD的电池和专利,唯一自己的就是外形和三电,你说它三电好续航又只有300-400,就算他漂亮吧,但是内饰又毛坯,想了很久他为啥买这么多,最终得出结论—————马开源合资信仰之力!
你开长安是非常合理的,和你的认知非常匹配
长安是好还是坏?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是攻击你。说清楚。
@直布罗陀小石头:你开长安是非常合理的,和你的认知非常匹配
哈哈,其实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特斯拉有哪些特点:1、驾驶模式和驾驶习惯的改变(推崇单踏板模式,引领简化仪表和各种实体按键,最早研发智驾的,虽然现在谈不上领先了);2、极致的成本管控,极致的技术研发,极致的能耗管理;3、偏科的底盘调教;我总结,他跟目前主流新能源自主品牌的最大差异性,也就是以上三点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个特点国人是怎么接受的呢? 1、不管什么产品和什么领域,国外就比国内好,这样的认知整整影响了2-3代人,那么当你想要一辆电车的时候,特斯拉作为最早的电车品牌,肯定是绕不开的选择,如此先入为主的思维,本身起点就比国内品牌高了,这是国产品牌做不到的地方,要命的是,这种思维占比很大,所以国产品牌想搞些引领化的产品,可以说活不过初一; 2、有色眼镜放大了优点和淡化了缺点:现在包括国外一些媒体都开始质疑特斯拉极简的驾驶模式是反人类的设计,其实国外人对车的概念工具用途更强,国人其实工具属性认知基本只存在于中低端车型,你汽车文化本来年头就短,其实是很容易改变习惯的,而国外却不是,所以,可以说特斯拉影响的,已经把我之前说的2-3代人忽略掉了,是做的年轻人,第4-5代人的生意了,随着时代年轻化,认知是会被改变的,但是如果换成国内厂家呢?我说句不好听的话:活不过十五……; 3、偏科的调教:这个一点都不用多说一句废话,纵观国产车调教,你运动了说你不舒适,舒适了说你没操控,有操控说你空间不够用,空间够用说你没技术……为啥会这样呢?其实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的少,听的多……我对这个结论负责 总之,如果换成国产品牌,可能比威马死的还惨,咱别秃噜嘴,看看小米就懂了……
特斯拉销量高了说品牌效应,国产销量高说国产崛起,特斯拉出事了可以拿来说一辈子,国产出事了就给点时间国产品牌。 摆着几万一个月的销量不看,非要拉踩,有没有一种可能国产和特斯拉都是好车,都可以开都可以买呢?贴了个美国牌子就是原罪是吧
首先你还是不了解中国根本出不了特斯拉 因为中国车企造车理念就是要研发一年去割韭菜,为什么苹果都放弃造车了 小米研发了一两年就量产了, 长城和宝马合资的 宝马要求长城研发时间不低于5年 长城不同意,这是为什么,如果稍微有些认知的人 就明白 人家拿你当韭菜,根本不是想着把品牌做好
所以欧美车企做出什么好产品了说给我听听?
然后宝马研究出油改电?
怎么说呢,国产除了可能除了华为可能很难有 核心竞争力的公司 国人更懂得 营销 懂得投机取巧 更多的愿意去抄 当然也更懂用户,三电技术我没有 无人驾驶 更没法和fsd相比 再就是特斯拉整个造车生产线 高效 特斯拉是盈利的 国内只能搞冰箱彩电大沙发 因为没啥技术含量 别人研发出来 我抄就行了 手机和现在这个是一样的 小米 ov 都一样组装厂 钱都被外国赚了 自己只能加广告商业化 不然赔钱
华为有个屁的竞争力,全是吹出来的
确实
@用户3999754911845:华为有个屁的竞争力,全是吹出来的
抛开时间线和时代背景去谈这个话题毫无意义。特斯拉刚来中国的时候是S、X,这俩带来的体验、性能、售价都是百万级别的,同时代国产电车还在大规模造老头乐骗补;后来进口3引进了,标续超3系售价,长续航接近5系的售价,靠着旗舰s、x攒下的品牌定位和口碑,妥妥的中产家庭城市代步车,同时代蔚小理才刚起步,一大票国产传统车企的高端电车,不是正在逆向model3,就是还在做ppt。等到特斯拉上海工厂建立,40万的model3已经有一大票在路上跑了,突然推出售价仅有原来1/3不到的国产版,以及接下来的王炸Y,这才真正引爆了销量。现在你看特斯拉好像不那么惊艳了,就跟你现在看电冰箱很普通一样,如果在80年代你有个西门子,那绝对是你们小区最靓的仔
恰恰是这帮骗补企业造就了整个产业链,没有全产业链特斯拉会来建厂?
你要不说s,x还好,就那个两个破玩意质量差的一笔,s还好,x简直惨不忍睹,前备箱下雨天养鱼,和车内把手漏水真的刷新我的下限
中国品牌永远不会有特斯拉这种品牌,也永远不会有马斯克这种人。
在我眼里马云都比马斯克厉害多了。一个成天做梦画饼的人有什么值得吹的?
人家一直在开源,马云有什么技术开源了
@MarvelousXun:在我眼里马云都比马斯克厉害多了。一个成天做梦画饼的人有什么值得吹的?
我选择特斯拉跟他的什么三电啊技术啊一点关系没有,主要是信誉。如果它是国产品牌,我还真要重新审视它的信誉
嗯,他死啦说了,成本定价,果然有信誉,这马上就涨价
不管什么原因,被特斯拉气着了吧?哈哈哈哈哈哈!颤抖吧!咆哮吧!哀嚎吧!你的愤怒与不爽就是我快乐的源泉哈哈哈哈哈!
@小五吃火锅:嗯,他死啦说了,成本定价,果然有信誉,这马上就涨价
电车相对于油车,技术含量比较低,容易被赶超。当初特斯拉进来时,国内的电车刚起步,性能技术各个层面都比不过,北汽,江淮的电车根本没法比,比亚迪的e5稍好一些,不管是不是马斯克开源,反正现在我们国产的技术很多都赶超它了。所以才会提出这个命题。对比油车,20几年前夏利和桑塔纳你会选谁?到现在,我们的三大件还是不如国外,大众的油车还是卖的很好,吉利长安奇瑞的油车谁销量比过大众了?如果大众,BBA是中国品牌,它们依然销量最高,因为你的三大件就是比不过,技术优势碾压,做这种假设的意义就不对味了。话说回来,特斯拉大部分技术是被赶超,销量依然高是有迷信品牌的因素,但这么多人买也大都是试驾过才买的,它的简陋内饰,拉垮车机配置,颠硬的底盘,进不来的FSD,没什么好说的,电控优势我们可以用大电池弥补,唯独操控,这么多年国产就没一个比得过它的,算是唯一卖点吧。知道原因了么?车好开才是最重要的,三大件我们绕开了发动机变速箱,就差个底盘了,如果特斯拉操控和国产一个水平,它的销量肯定会下来很多。小米开了个好头,希望国产继续在驾驶层面努力,不要在最该比的地方忽视,不该比的地方比来比去,少一些冰箱彩电沙发,多一些底盘调教操控,全面超过特斯拉不是难事,包括销量
电车技术含量低?那是谁阻止马斯克研发新技术了?奔驰宝马奥迪本田丰田咋就搞了一堆辣鸡电车出来?是技术含量太低不想搞吗?思想得改改了
贵和垃圾两码事。BBA普通的电车参数没法和国产比,但它们也都有高端的车型,EQS的双电机,宝马IM,奥迪的e-tronGT,除了贵性能哪点比国产差,可能你会拿001FR出来,那我也只能祭出法宝了,保时捷三电机的taycanGT,纽北刚刷完7分出头,FR连去都不敢去,卖的不好是因为贵,不是因为没技术。中国比它们强的地方就是车机配置丰富,性价比高便宜。
@好学葡萄t1Y:电车技术含量低?那是谁阻止马斯克研发新技术了?奔驰宝马奥迪本田丰田咋就搞了一堆辣鸡电车出来?是技术含量太低不想搞吗?思想得改改了
要是特斯拉是中国品牌那世界上就不会有特斯拉了。 参考国家大力补贴国产电车的时候,全是骗补贴的,造的那些工业垃圾。12万的车换个电池能要15万。这就是国产车干的事。 国产车要是争气国家会引进特斯拉?国内资本从头到尾想的都是怎么割韭菜。从来没想过提升自己的品质来赢得市场。 当初的苹果进国内市场就被搞,现在特斯拉也是。无非就是不想让外资来分蛋糕。
引进特斯拉是为了拉西方下水新能源赛道,如果单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出海,就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程度,根本不现实,拉美国的特斯拉当排头兵,西方至少不会封锁打压自己的企业,特斯拉把国外的新能源热度带起来了,中国的新能源才有机会突破西方的封锁顺利出海。 这是中西方博弈,国家战略上的问题,必须有一个代表西方的新能源品牌活着,如果活着的全是中国的新能源品牌,西方连口汤都喝不到,整个西方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技术也好,矿产原料也好,想办法把你这个产业弄死
你真的想多了,汽车制造业在整个国家的行业占比微乎其微,按你这个说法俄罗斯没有汽车品牌进入中国,那也应该封锁中国了? 改革开放前国内汽车制造业已经严重跟国际脱轨,还处在手搓零件的阶段,中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改革开放后,推进合资模式,引进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经过这三十多年国产汽车才算步入正轨。 现在电车情况跟那会差不多,不一样的是全球电车发展时间差距不大,国外在认真造车的时候,国内这些生产了一堆上了牌的老头乐,就是在应付国家交作业混补贴。没办法,特斯拉就是国家引进来的鲶鱼,让带动国产电车的发展。 特斯拉刹不住和哨兵要是真有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安会没有动静? 为什么电车宣传都在推智能化,因为其他的东西压根没有技术难度,就是个车壳上装电机带轮子。 就算是不了解国产车,国人还不了解么?三年疫情这就忘了?
@牛蛇皮:引进特斯拉是为了拉西方下水新能源赛道,如果单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出海,就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程度,根本不现实,拉美国的特斯拉当排头兵,西方至少不会封锁打压自己的企业,特斯拉把国外的新能源热度带起来了,中国的新能源才有机会突破西方的封锁顺利出海。 这是中西方博弈,国家战略上的问题,必须有一个代表西方的新能源品牌活着,如果活着的全是中国的新能源品牌,西方连口汤都喝不到,整个西方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技术也好,矿产原料也好,想办法把你这个产业弄死
如果苹果是中国品牌会怎样,如果谷歌是中国的会怎样,如果高通推特星舰是中通的会怎样……,不好意思,没有如果。这个世界都是先有土壤,才能长出果实。
最正确答案!
我已经看到把台积电算成是中国芯片的水平了。
中国的科技公司很少,只有华为,中兴,振华重工,三一重工,大僵科目等不会超1万家,科技技术要投入巨大的金钱研发,像阿里,腾讯,百度,美团,都是靠流量赚钱,中国有这么一种情况,当一件商品火了之后,阿猫阿狗都去做,不信你们看看房地产,看看P2P,再到现在的造新能源汽车,还有中国产企很多都是先营利再上市,没有把一产品做精,为什么日本一家100人的公司生产的铁路轨道螺母不松动,因为人家有技术,高通也是一样人家先前做一个项目投资以10亿,100亿来砸钱研发
因为国情在那摆着
中国企业很多以赚快钱为重
@劍賢思齊:因为国情在那摆着
如果是国产品牌 第一时间避开 就不会去看 80年生人 幸而父母努力 从小家里没怎么用过国产品牌 周边亲戚邻居用国产品牌吃尽苦头 家里99年买车 国产品牌就不谈了 如今自己也凑合 贴牌国外品牌绕道 尽量外国品牌 实在绕不开的就小米 也没多花几个钱效果确实不一般 单说一样 08年雪灾 周边家里空调基本停工根本不制热了 家里的三菱 挺住了 老本行是外贸 跟鬼佬接触多了 一旦你有什么不堪 不会再有下次合作 几乎就断绝了 那国产品牌的家电和汽车的不堪历史太多了 哪怕今天确实改观了 不好意思 坏印象已经产生改不过来了 唯独小米这个品牌从接触开始就没有坏印象 价格跟质量匹配甚至超出 不包括他家手机
咦,你这话也是自相矛盾,对小米这个品牌没有坏印象,居然不相信他的手机?雷布斯是靠卖空调起家的吗?
因为没用过他家手机 一般也不会用安卓手机 直接从塞班到iOS
假如是国产,就没得装杯,销量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类似苹果
二十多万的车子,装什么杯子。二十多万拿什么装杯子。
幾千塊的蘋果都能裝了,國外的就是香有面子
@用户771411730360:二十多万的车子,装什么杯子。二十多万拿什么装杯子。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