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天马行空。最近有小伙伴问我,2024年了,大众ID系列优惠幅度也不小,那么ID6能不能买呢?这款车我开过很多次,这个系列给大家做个产品力解析。上汽大众是ID.6 X,一汽大众是ID.6 CROZZ(图片|配置|询价),大家不用纠结上汽还是一汽,它们只是在部分配置上有差异,核心零部件的供应体系是一样的。这个系列讲的非常详细,相信会给你选车一个参考,觉得有帮助就关注一下哈。
第三篇:三电技术篇
我们聊一聊大众ID系列的三电技术,即使放到2024年,我觉得MEB平台技术并不算落后,但是研发时参数是对标大众的燃油车,因此设计指标相比国内的新势力有劣势,而且在设计上明显为了安全和可靠性,设计余量放的很足,显得参数更加不行。这个领域我讲一些我的分析,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先看下ID6的账面参数,平平无奇,属于行业的主流水平,无论是性能还是能耗还是续航都不突出。

先说电机,大众ID.6的电机系统有两种组合,后驱版本:永磁同步电机,四驱版本:前轴异步电机+后轴永磁同步电机。电机采用三合一结构: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同时引入6层Hair-pin电机绕组技术,它同时也是现在流行的扁线电机,发卡绕组方式通过集肤效应降低电阻,提升了功率密度,电机的技术并不落后。

电机参数如图,后轴永磁同步电机最高转速16000rpm,重量90kg,功率质量比为1667 W/kg,行业内属于第一梯队。

我们看一下150kW版本的电机特性图,最高效率点96%,90%以上效率的区间比较广,算是一款不错的电机。

功率扭矩如下图,310Nm扭矩平台持续到4500rpm,150kW功率平台从4500rpm到8000rpm,随后开始出现减弱,16000rpm时功率125kW。

后轴电机用了一个减速比为11.53:1的减速器,为二级齿轮减速机构,用于降低电机转速,提升扭矩输出,通过传动比的计算,电机转速16000rpm的时候可以实现最高时速160km/h。这里问题就来了,最高车速为何只有160km/h?这绝对不是电机性能达不到,因为低功率132kW最高车速也是160km/h,而且我根据风阻和一些经验参数,160km/h巡航的需求功率大概60kW,后备功率是足够的。我从一些渠道了解到这个电机可以承受19000rpm的转速,对应车速应该可以达到190km/h,我估计大众的设计比较保守,在电机超速留有3000rpm的余量,设计车速就定在160km/h,这个参数确实不够看了。

关于低配弄一个132kW的低功率电机,我觉得也是大众设计太保守了,比如12模组电池就搭配150kW电机,9模组电池为了可靠性就降低了电机最大功率,而给电机容量更小的9模组的ID3配了一个125kW更小的电机。

为了验证我这个观点,有网友在ID3的电机铭牌上找到性能参数,125kW版本也是150kW,完全被电子限功率了。这种做法放在自主品牌是不可想象的。

再说电池,大众ID.6分别有两款不同的配置,标准续航版的9模组电池容量/57.3kWh(62.6kWh),以及长续航版的12模组容量/83.4kWh(84.8kWh),南北大众都是用的宁德时代产品,但是由于封装不同,测试方法有差异,电池容量申报值有差异。

电池由电池模组、BMS系统以及正负极高压电池控制模块组成。较有特色之处在于,大众ID.6的正负极高压电池控制模块是由两个独立的控制器组成的,这种设计可以更方便适配不同电池模组的要求。

前面说到大众为了低容量电池组阉割了电机功率,我觉得这个设计太保守,国内使用宁德时代类似规格技术电池下,电机甚至敢用200kW,而大众为了可靠性进行电子限功率,损失了性能数据。
电控这一块也相当的保守,比如ID6的容量为83.4kWh/84.8kWh,但是可用容量80kWh以下,为了可靠性强行锁住了部分容量。而且表显的电池容量更少,只有76kWh。为了防止过充导致温度过高不安全,顶部锁电2%;为了能量回收的库容,预留2%容量;电量为0,续航为0后,还隐藏了5%电量,还可以应急跑5km,甚至抛锚后还有两次行驶200m的应急挪车里程。说实话,这些东西都是为了可靠性而牺牲了产品力,导致表显的续航更少。

整体而言,三电技术设计非常保守,也直接导致其性能明显不如国内新势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