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不必每辆车都拉巨轮,但我们呼唤更多的风云 T8

    超级充电站头像超级充电站头像
    超级充电站02-21


    今年春节假期我重温了《精武英雄》,在 2025 年初这个中国科技热点事件频发的时间点,再来看本片难免会有新的感悟。



    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主角陈真,在当年创造了影视经典一幕,更令无数中国观众振奋民族自信。来到故事百年之后的今天,这片土地上不再只有孤胆英雄的悲壮故事,而是涌现出一个个以群体智慧和技术创新,逐渐壮大直至影响全球的案例。


    光是在汽车领域,就有多个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刷新销售成绩,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汽车的优秀。在 1 月 20 日,奇瑞更是上演了一出具象化的「以弱胜强」——风云 T8 当着无数双眼球,拉动了海中的千吨巨轮。




    「汽车拉动巨轮,这不是在开玩笑吗?」有不少网友和笔者一样,在刚得知此事时,下意识的反应是怀疑。


    有人直接批评,奇瑞策划的风云 T8 拉巨轮,不过是博眼球的作秀。这些声音认为,一辆 10 万元级别的家用车就想要拉动千吨巨轮,属实离谱,车企不过是想要生造「奇观」吸引媒体消费者注意力,在加速推陈出新的汽车市场中寻找存在感。



    也有声音否定了拉巨轮的意义,他们说,现在的新能源混动车型已经具备较强的动力输出,而且只要想「成功」就一定有办法:或是虚报轮船的实际重量,或是使用绞盘、拖船等手段辅助牵引,由此就推论出,拉巨轮的事件营销并没有太大技术含金量。


    凡事总怕认真,当我们深入细节,去琢磨奇瑞风云 T8 车型规格和「拉巨轮」的可行性,惊喜就这样出现在眼前。



    家用车和巨轮形成巨大反差,想要拉动后者,意味着汽车要在动力输出、车身强度上超越平凡。风云 T8 正好就搭载奇瑞 C-DM5.0 混动系统,具备 265kW 的系统综合功率,还采用 80% 高强度钢 +20.6% 的 1500MPa 热成型钢,构成强度在线的笼式车身设计。


    拉动巨物一事,在汽车行业亦有先行者。大众汽车曾策划汽车拉波音 747 飞机事件,在 21 世纪初树立起第一代途观的品牌形象,之后更有奥迪 Q7、丰田坦途、日产途乐等车型加入挑战。因此,风云 T8 的硬拉千吨巨轮的尝试,在操作层面也并非是不可实现。



    过去几年,奇瑞在海外市场稳扎稳打,成为中国汽车出海先锋;接着又在全面转型新能源时,拿出 C-DM 混动系统来节油、长续航和高性能全都要;现在,作为 10 万元级别家用车的风云 T8,成功拉动了千吨巨轮。毫不意外地,奇瑞汽车这次也没让人失望。



    以弱胜强、以小博大的事件总令人震撼,但这的确是真实发生了——一辆家用车缓缓拉动轮船。甚至在长焦镜头的透视压缩下,颇不起眼的小车与庞大的千吨巨轮,在画面中行程悬殊对比。风云 T8 证明了自己的不平凡,更经过了现场观众和认证机构共同检验。




    放到世界汽车的历史当中,风云 T8 拉动千吨巨轮仅仅是一个瞬间,可对于中国汽车走向世界舞台的路途来说,这或许是又一个值得记住的里程碑。



    作为后来者,中国汽车总是要面对质疑。在国内市场,会有人怀疑性能担心品质;走到海外市场,品牌的陌生让人难以靠近。然而就像成功拉动巨轮一样,奇瑞和中国汽车一次次地「面对质疑、成功挑战」,用性能体验等实力,用耐用性代言的品质,证明了自己。



    这更像是一种寓言。无论是他人的质疑还是挑战,皆不足以为惧,重要的是迈出自己坚信的那一步,用前进向世界回应所有的疑虑。如今,中国汽车成为全球市场重要力量,中国车企主导的新能源转型更收获过半国内份额,和「拉动巨轮「一起鼓舞战果持续扩大。


    让我们回到产品本身,看看风云 T8 是如何能完成挑战的。


    奇瑞的答案,是先做好家用车应该做的,比如动力。中汽协和国外调研数据都在指向同一个事实,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重要角色,其中混动车的增速越来越快。这自然是人之常情,能达成动力、续航、能效三角平衡的混动,才是应对「既要又要还要」的版本答案。



    风云 T8 搭载最新的 C-DM5.0 混动系统,其纸面数据相当有料。CLTC 纯电续航 130km、综合续航里程 1400km、WLTC 百公里油耗 5.19L,表现甚至超过部分混动轿车。拉动巨轮则是大声说出另一个事实:它不仅只有长续航低油耗,动力也是值得用户放心的。



    接下来是车身强度代表的整车被动安全设计,同样先从规格看起。采用 80% 高强度钢 +20.6% 的 1500MPa 热成型钢打造笼式车身,搭配车宽覆盖率 78% 的铝合金前保横梁,再加上 IP68 防尘防水还抗撞的电池包设计,放在 10 万价位车来看,还挺「越级」。


    也是因为潜力摆在这,奇瑞才有底气说风云 T8 具备「全球五星标准安全设计」,才能有惊无险地完成以小博大的挑战。多年前日系韩系车型进入国际市场时,一度遭遇关于车身强度的质疑,而风云 T8 拉动轮船的真枪实干,就先流言一步给自己做足了背书。




    消费者需要动力,更需要放心的动力。


    用户总是如此地贪心,因此在来到中国汽车市场转到用户需求导向,用户体验站到更重要位置的当下,能否将技术转化成用户更关心的功能价值,才是车企更应该做好的,也是评价一辆车是否「好」的要点。很显然,C-DM5.0 混动系统加持的风云 T8,是有备而来。



    第一个放心的点上文已有提及,它有足够低的能耗表现,而且经过了媒体实测——在海南环岛试驾活动中,一举跑出了 2078.6km 的综合续航成绩。所以说它不仅能用纯电模式覆盖日常通勤,跑上高速走长途或者是直接馈电使用,也同样会照顾好钱包的情绪。


    第二个是动力可靠性,奇瑞生产的混动专用第五代 ACTECO 1.5TGDI 发动机,带来 44.5% 的热效率,搭配提供 4 种驱动模式的无级超级电混 DHT,打出 530N·m 综合扭矩、265kW 系统综合功率的组合技。据说以 185km/h 速度馈电巡航,也不会出现失速风险。



    既有纸面数据也有硬实力的混动系统,才能充分证明自身价值,让用户产生更多信任。


    如果一辆车徒有能拉动轮船的澎湃动力,那恐怕还远远不够。我们总说「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对于承载家庭出行需求的车来说,安全当然是绝对重要的一环。家庭用车要品质更要安全,看不见的安全能力,会让看得见的舒适更优秀。



    先说看得见的:在 10 万元级的价格区间,风云 T8 给到可以在载人和储物间灵活组合的「5+2」座位布局,前排标配坐垫 + 靠背的加热通风,副驾更用 10 点按摩和电动腿托提升舒适度。有氛围灯、50W 手机无线快充等时尚配置,也给了车机更流畅的骁龙 8155 芯片。



    那看不见的呢?车身强度不必赘述,能拉动轮船还有之前的「7 车叠罗汉」,就足够说明实力所在。难能可贵的是,顶配搭载包括前排膝部气囊、一体侧气帘、二排侧气囊在内的多达 9 个安全气囊,能碰撞后 6 秒内保压,并且维持 65% 内压,把乘员安全落在实处。


    碰撞后能 2 毫秒级别断电、提供 PM0.3 滤芯和空气管理,同样是风云 T8 在意安全的表现。当一辆车在操控、空间、舒适配置和智能座舱都有亮点,可以说它的规格有诚意,但必须在被动安全、电池安全、行驶安全、用车安全都用心,才能说让人用车放心。



    报道称,2025 年春节期间自驾出行规模达 72 亿人次,近八成人乘车跨区域出行,车对中国人而言越来越重要。而无数个死里逃生的交通安全事件背后,是动力和被动安全能力起到关键作用,让万千家庭有着应对突发事件的余裕,得以平安出行。


    总有人批评,说不少新车都像风云 T8 这样做留有冗余的设计,却往往在平时都用不上。但一次次惊险的事故后,愈发证实了那个唯一的答案——动力和安全的冗余只要用上了,就一定是决定性的。



    风云 T8 拉动千吨巨轮,看起来不过又是个「人造奇观」的事件营销。可对于走在转型关键期的中国汽车,正因为有如此的「不平凡」,才能造就普通消费者眼中的「平凡」。



    多个数据表明,10 万元-20 万元区间价位的车型,撑起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这背后是多少个努力奋斗着的普通中国汽车用户,他们选择这样的车型来日常通勤、家庭出游、创业致富,也是这些车守护了无数普普通通中国人,度过平凡又独特的每一天。



    因此,我们值得呼唤市场上能出现更多的风云 T8,做人民真正所需的好车。不必每款车都挑战拉动巨轮,却应该在动力、安全等维度的更具实力,让平凡又独特的每一天成为更多人的日常。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