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特斯拉官方小程序推送2024.45.32.12软件更新。此次主要更新内容为上线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优化现有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以提供类似于美国市场上“完全自动驾驶”(FSD)的驾驶辅助功能。就在昨天,大量博主对特斯拉城区NOA进行了测评,本文对特斯拉FSD入华事项进行解读。

特斯拉此次更新了什么?
本次软件更新主要升级内容如下:
1.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优化现有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在通行受控道路(道路使用者通过匝道入口和匝道出口进出的主干道)和城市道路上使用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会根据导航路线引导车辆驶出匝道和交叉口,在路口识别交通信号灯进行直行,左转,右转,掉头等动作。并根据速度和路线自动进行变道动作。在不设置导航路线时,会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选择最优道路行驶。也就是说这是一套城区无图NOA功能。
2.驾驶室摄像头:后视镜上方的驾驶舱摄像头可以判断驾驶员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并通过警报,提醒您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启动时将注意力集中在道路上。驾驶室摄像头视频在车辆内部进行处理。任何人(包括Tesla公司)均无权访问。这个是自动驾驶辅助对应的监管措施,和手扶着方向盘一样监督自动驾驶辅助使用期间驾驶员的动作。
3.地图包版本更新:CN-2025.8-15218。部分功能实现时间和效果可能根据车型和车辆配置存在差异。受控道路和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已在部分车型上推出,并将逐步扩展适配的车型范围。

特斯拉此次升级对应车型和条件?
有网友第一时间向特斯拉客服咨询,得到的答复是此次OTA升级只针对搭载HW 4.0辅助驾驶硬件的车型,如2024年2月后生产的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Y、新款Model S/X)支持本次更新,特斯拉HW 4.0版本硬件配备超远距离双目摄像头,视觉最大探测距离由250米提升至424米,车身摄像头从120万像素提升至500万像素,智驾芯片采用7纳米制程,CPU核心数增加至20个,算力则提升至700TOPS。
此次升级并不是EAP功能,需购买价值6.4万元的FSD软件包,并确认车机地图版本为CN-2025.8-1521829。这个操作让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辅助成为了当下国内门槛最高,价格最贵的驾驶辅助系统,没有之一。尤其对于中国最早一批购买FSD功能的消费者,它们是自动驾驶的簇拥,可是等到现在反而因为硬件达不到而无法享受应有的升级服务。

中美版本FSD差异与技术能力对比
尽管众多特斯拉粉丝和媒体宣称此次更新为FSD入华第一步,但其功能与北美最新版FSD V13.2仍存在显著差异,能力甚至不如众多国内新势力的表现,顶多算北美的V12版本。简单言之,此次升级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了城市领航功能,不支持“车位到车位”全场景(如自动泊车、倒车调头)、高速场景决策速度优化等北美版本的核心能力。由于中美数据隔离政策,此次特斯拉国内FSD依赖北美模型迁移和本地模拟训练,训练规模相当有限,未能充分融入中国特有场景例如公交车道、潮汐车道、非机动车混行等复杂情况,在应对限速牌,交通标识不准确和常规道路的速度范围等问题下也没有大数据训练。
此外,中国版FSD被定义为L2级辅助驾驶,需驾驶员全程监控,而北美版本已接近L3级(部分场景允许脱手)。北美FSD V13.2的人工干预频率仅为V11的1%不到,而中国版本在复杂路口、突发障碍物等场景仍需更高频率的人工接管。

纯视觉方案与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之争
特斯拉给车辆配备了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没有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技术路线,和国内目前主流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方案有本质区别。在算法端采用采用HydraNets架构,整合多个视觉识别任务到单一网络,通过BEV(Bird's Eye View)+ Transformer技术,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引入基于神经网络的规划模块和蒙特卡洛树搜索,提高自动驾驶决策质量。构建了Dojo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处理自动驾驶所需的海量数据,减少对英伟达GPU的依赖。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无需激光雷达,将成本压得极低,利于规模化普及。

从逻辑上而言,这种技术是行业最优解,但基于现有技术条件,纯视觉方案在低光照、极端天气(如雨雾)下可靠性下降,而激光雷达可提供精确距离和三维建模。纯视觉方案需海量本土数据训练优化,但受限于中国数据出境禁令,特斯拉仅能通过模拟器与公开视频训练模型,导致本土适应性滞后,这也是特斯拉FSD美国已经更新迭代多年,中国无法直接推送的原因之一。
中国车企(如华为、小鹏、比亚迪)普遍采用“视觉+激光雷达”融合方案,兼顾成本与安全性。例如,华为ADS 3.0通过激光雷达增强目标检测精度,覆盖无标线道路、乡村场景等长尾问题。华为ADS 3.0、小鹏XNGP、比亚迪天神之眼等都已支持全国无图城市NOA(覆盖200+城市),而特斯拉初期仅限部分受控道路,开城范围有限。
特斯拉FSD实测评估
2月25日,懂车帝、不少自媒体已经就特斯拉FSD功能进行实测,通过直播,特斯拉FSD在城市道路中的风格比较激进,尤其是路况良好的道路上,变道果断、信号灯识别准确,环路场景流畅度接近人类驾驶。但是在非机动车混行路段,如学校周边,夜市周围等,会频繁触发保守策略,需人工接管,而且似乎没有公交潮汐车道的模型,误入率较高。
目前判断特斯拉FSD在标准化场景中表现稳定,但本土化细节处理不及华为、小鹏和比亚迪等国内一线智驾,尤其在长尾场景中差距明显。

小结
特斯拉FSD入华标志着全球自动驾驶技术标杆与中国市场的首次正面交锋。尽管其端到端技术路径展现了强大潜力,但现阶段由于政策因素,数据隔离、场景适配与高昂价格成为短期内难以逾越的壁垒。相比之下,本土车企凭借深度定制化方案与成本优势,正逐步构建护城河。
如果说,5年前的特斯拉自动驾驶是一条鲨鱼,如今只能算一条鲶鱼。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