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传统底蕴”与“新势力围剿”的博弈
新车上市,剑指新能源市场
2025年3月6日,东风本田全新纯电中型SUV——S7正式上市,推出单电机后驱版(25.99万元)和双电机四驱版(30.99万元)。新车搭载宁德时代89.8kWh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最高650km,零百加速最快4.6秒,并配备L2+级智驾系统Honda SENSING 360+。作为本田首款基于云驰纯电W架构打造的车型,S7以“双一流实力新标杆”为口号,试图在新能源领域重塑合资品牌的价值标准,直面小鹏G6、比亚迪唐EV、特斯拉Model Y等竞品。

产品力解析与市场野心
1. 合资基因与本土化创新的融合
设计、智能、续航全面升级
- 设计突破:封闭式前脸、贯穿灯组、电子外后视镜等元素彻底告别燃油车形象,2930mm轴距带来“中大型SUV级”后排空间。
- 智能座舱:搭载Honda CONNECT 4.0系统(集成豆包+阿里通义AI模型)、41.9英寸AR-HUD、抗菌麂皮座椅(四座通风/加热),兼顾科技感与实用性。
- 续航与安全:宁德时代电池+15层物理防护,零下30℃续航保持率90%;车身热成型钢占比25%,扭转刚度4万N·m/deg,刷新安全标准。
- 操控底蕴: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50:50轴荷比、博世转向系统,延续本田“驾驶乐趣”基因。
2.从“油改电”到全栈自研的转型
云驰W架构,重塑电车可靠性
本田云驰W架构首次实现一体化压铸全铝电池壳(1.2万吨工艺)、分体隔离冷却系统,并引入800V高压快充(10分钟补能200km)。此外,S7通过150万公里全球路试、5300项整车测试,以“日系工匠精神”回应消费者对电车可靠性的质疑。
3. 合资品牌的“错位竞争”
瞄准家庭用户,主打的是没有短板的体验。
S7 的定价在自主品牌(像比亚迪唐 EV 从 24.98 万起)和豪华品牌(比如 Model Y 要 30 万以上)之间,瞄准的是看重品牌保障、操控稳不稳以及家庭乘坐舒不舒服的用户。它的核心卖点不是那种特别极致的智能化,而是“没有短板”的综合体验——既有新势力的科技配备,又保留了传统车企的机械水平。

S7能否撕掉“合资新能源不行”的标签?
关于性价比的竞争,品牌的溢价能不能让大家认可呢?
25.99万元起售的S7,对比小鹏G9(26.39万起/全域800V+城市NGP)和比亚迪唐EV(24.98万起/刀片电池),性价比略显不足。尽管前1000名用户可享8.6万元权益包,但能否抵消品牌溢价仍需市场检验。
智驾系统保守,年轻用户买账吗?
Honda SENSING 360+仅支持高速领航辅助,缺乏城市NOA等前沿功能,与华为ADS、小鹏XNGP存在代差。对此,本田强调“安全优先”,但年轻用户可能更期待激进创新。
转型面临的困难还没解决,市场的挑战一个接着一个
东风本田此前推出的e:NS系列(2024年销量不足3000辆)已暴露转型困境。S7虽在产品力上脱胎换骨,但面对新势力的生态整合(如特斯拉超充网络、蔚来换电)和用户心智占领,仍需突破“传统车企电动化慢半拍”的刻板印象。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胜负未定
东风本田 S7 的上市,既为合资品牌技术反攻奏响了宣言,又成为传统造车逻辑和新能源用户需求相互碰撞的契机。它或许难以“颠覆”新势力,然而倘若能够凭借可靠性、安全性撬动保守型用户的市场,或许将会开辟出一条别具一格的生存路径。这场战役的输赢,最终取决于消费者是否甘愿为“本田信仰”慷慨解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