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奇瑞汽车智能化战略发布 开启“四大平权”新时代

    有车CLUB头像有车CLUB头像
    有车CLUB03-19

    在长江奔涌的浪涛声中,奇瑞汽车于2025年3月18日书写了中国智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芜湖智造一工厂内,数百辆搭载猎鹰智驾的汽车自主驶过长江三桥,这场零人工干预的"智敬之旅"不仅跨越了地理天堑,更跨越了奇瑞28年技术长跑的时空维度,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正式迈入智能化全球竞争的主航道。

    作为中国最早布局智能化的车企,奇瑞用15年时间构建起"数字平行宇宙"技术底座。每天2000万公里的模型学习与100万公里的仿真验证,如同在虚拟世界中为每辆汽车预演了数十年的驾驶历程。这种"超时空训练"模式,使得猎鹰智驾系统能从容应对欧洲环岛的精确转向、中东沙漠的视觉干扰、东南亚摩托车流的突发变道等复杂场景。董事长尹同跃用二战降落伞质检的典故诠释企业安全哲学——当奇瑞高管团队化身"跳伞厂长"亲历产品验证,这种将生命与品牌绑定的极致态度,让安全从技术参数升华为企业信仰。

    此次发布的猎鹰智驾系统,展现出奇瑞对智能化发展的梯度思考。猎鹰500系列以端到端大模型实现行泊一体,让城市通勤如同老司机般游刃有余;猎鹰700系列通过算力跃升打造全场景无缝衔接,在重庆8D魔幻立交与上海南京西路间自由切换;猎鹰900系列搭载VLA+世界模型,将L3级自动驾驶的边界推向非铺装路面。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独创的Off-Road越野领航模式,能自动识别砂石路面的附着系数,智能调整扭矩分配,使传统硬派越野车在智能时代重获新生。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尹同跃

    当6万元级的小蚂蚁(图片|配置|询价)智驾版搭载23项智能功能亮相时,会场响起的掌声印证了这场技术平权革命的冲击力。奇瑞用"油电同智"打破能源形式的藩篱,用"全球同行"消弭地域技术的鸿沟——从星纪元ET的30颗高精度传感器到风云A9的300+泊车场景覆盖,不同价位车型共享同一技术基因。这种"全民智能"战略的背后,是1600万全球用户构建的数据飞轮:中东用户提供的沙漠滤芯数据优化了散热系统,欧洲用户反馈的冰雪路面参数增强了制动算法,形成"全球研发-场景验证-技术反哺"的生态闭环。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李学用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张国忠在现场介绍墨甲机器人

    在发布会现场的"未来智慧城"体验区,墨甲人形机器人正与星纪元ET进行车机互联,飞行汽车原型机在空中划出智能交通的想象弧线。这些超前布局揭示着奇瑞的深层战略:将汽车作为移动智能终端,连接机器人、无人机、智慧城市网络,构建"陆空一体"的出行生态。当猎鹰智驾系统同步应用于无人i巴接驳车和Robotaxi共享车队时,智能化已突破单一交通工具的范畴,演变为城市智慧交通的神经网络。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 高新华博士

    获得欧盟双体系认证的猎鹰智驾,正在改写全球智能汽车的技术标准。奇瑞在西班牙建设的联合研发中心,不仅针对地中海气候优化电池管理系统,更将中国智能驾驶协议与欧洲交通法规深度融合。这种"标准出海"模式,使奇瑞成为首个在欧盟市场实现智驾数据合规回传的中国车企,为后续高阶智驾车型登陆欧洲铺平道路。正如现场演示的跨国车队协同巡航,中国智能方案正在构建跨大洲的技术共识。

    站在长江三桥回望,1997年小草房里的发动机轰鸣与2025年数据中心的算力嗡鸣交织成奇瑞的技术交响曲。从拆解仿制到全栈自研,从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这家企业用28年时间验证了一个真理:真正的创新不是颠覆性突变,而是在持续迭代中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当猎鹰智驾的传感器阵列映照出江面朝阳,这束智能之光不仅照亮了奇瑞的新征程,更标注着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智能化竞赛中的新坐标。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