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高速碰撞爆燃致3人死亡”这件事件正在引发广泛关注。
昨晚22:35分,雷军首度发文回应“小米SU7碰撞爆燃”事故:

在我的印象中,这好像是首次有品牌CEO站出来回应自家产品的交通事故问题。
虽然死者为大,愿逝者安息,但我更希望这次小米SU7高速撞车爆燃导致三位花季少女殒命更值得大家对于安全驾驶的反思。
首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智能驾驶辅助≠自动驾驶
智能驾驶辅助≠自动驾驶
智能驾驶辅助≠自动驾驶
甭管现在厂家宣传的L2+级还是L2.9999级都是智能驾驶辅助,并不等于是自动驾驶,但现在很多厂商在宣传时,过度宣传自家智驾“无限接近自动驾驶”,这对于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对智能驾驶不是很了解的消费者而言,很容易产生误解,再加上很多短视频上个人博主在高速上双手离开方向盘、睡觉或者玩手机啥的,很容易让人觉得驾驶辅助就可以让车自己开,自己完全不用管的意识错误。

回到事故本身,目前只能结合小米官方给出的后台数据来看,
3月29日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3月29日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3月29日 22:36:48 NOA发出脱手,车辆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3月29日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3月29日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3月29日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3月29日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3月29日 22:44:28 车端Ecall触发
3月29日 22:44:39 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3月29日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3月29日 22:47:15 调配120成功
3月29日 约23时许 120抵达现场
从22:44:24NOA发出警告,到22:44:26-28发生碰撞,中间只有2s多时间给到主驾人为干预避险,说实话,这个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确很短,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出一个准确的应对。
但问题是,结合这次事发路段来看,事发时,因为高速有路段施工,需要向对向车道借道行驶。相信时常跑高速的朋友都清楚,只要高速公路上有施工,那么路政肯定在施工路段前设立临时的施工、减速、限速标识等提示,就像下图这样,向对向车道改道,限速肯定会降到40km/h的水准,而事发时这台SU7却是116km/h的车速,碰撞速度97km/h,明显是超速了。

但驾驶员可能因为夜晚驾驶精神不太集中,或者过度相信高速NOA的水平,放松了警惕性,以至于没能看到施工标识和限速的反光牌,并没有立马接管进行减速,在临近换道,快撞上水泥路墩时,才经由NOA发现前面的障碍,人为介入,但为时已晚,最终以97km/h的时速撞上水泥路墩,酿成惨剧。

至于现在网上传的,车门打不开,撞击后自燃等问题,其实大家不要盲目跟风,我只说一点,97km/h的时速撞水泥墩子,车内的乘客大概率会处于一个昏迷的状态,甚至也有直接死亡的案例。车内乘客一旦昏迷,车内乘客肯定是无法正确打开机械锁,而小米SU7车内的确是有从车内打开车门的机械开关,但乘客处于昏迷状态的话,那肯定是无法从车内打开车门自救。

至于其他细节,现在网络上流传的版本实在太多,但很多都是大家的揣测,很多消息都是微信群里面各种发酵后的言论,存在一定片面性,我们也不能直接就认为这次事故的全部责任都是小米,大家还是等警方最终的官方通告为准。
再说一个可能会得罪人的事实,虽然死者为大,但按照常理来说,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哪怕没有伤亡,驾驶员也是第一责任人。


但是!目前网络上的声量,都是奔着小米SU7“智驾水平”和“产品安全”两个最具流量话题去的,而且除了小米官方和雷军官方消息之外,网络上信息来源最多的一个是SU7的车主:驾驶员的男朋友,另一个则是驾驶员的母亲。
而针对网上关于驾驶员驾龄的质疑,驾驶员母亲给出了更多信息:


但问题是,截止到今天,网上一直没有人为另外2位同车的女生发声!
要我说,她们才是最应该值得大家同情的人,她们没开车,她们只是坐在车上,她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智能驾驶是什么!但是却因为驾驶员的“操作”英年早逝,而网络上大多数都是两级分化,有同情车主家人的,有质疑小米SU7产品水准的,但唯独这2位真正的“受害者”却一直没有人愿意为其发声,这真的是社会的悲哀!

回归主题,在“全民智驾”宣传口号下,很多人下意识就认为现在的“智驾”就是自动驾驶,但正如余承东近两年反复提到了一句话: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安全,一直都是汽车驾驶的重中之重,奉劝大家,在法律正式承认智能驾驶之前,大家还是要双手握着方向盘,驾驶时集中注意力,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