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爆燃的新能源:给你后悔的时间,但不给你逃生的机会

    玩车情报局头像玩车情报局头像
    玩车情报局04-03

    近日,小米SU7高速上发生事故起火致车上3人遇难的事故,大家相信都刷到了。网上都吵翻天了,有怪驾驶者的,有怪修路方的提醒不合理的,有怪电池供应商的,有怪门把手供应商的,有怪她男朋友给她发消息的,有怪她家里人心大的,有怪友商吹智能驾驶吹的太狠,带坏了风气的。

    又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完美受害者环节,除非这种受害者什么都做对了,啥错都没有,否则当受害者不再满足大众对于标准模式的想象,民众总会调转矛头将问题的关注点脱离事故本身,在事故以外找到攻击点

    造谣驾驶者是新手,驾龄不超过3个月的,造谣车是借的,造谣开车玩手机的,造谣驾驶者男朋友比她妈妈年龄还大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吃人血馒头的人。

    此事故发生后,有自称是遇难者家属的人士在视频平台发布消息称,小米SU7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生爆燃,“车锁未解锁,无法打开车门逃生”。

    小米客服回应“车辆配备了机械把手,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打开。”但是当这样的时速去撞击,你指望车内乘员自己去逃生,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在外面的救援人员,是否可以打开车门,也成为了这起事故的一个疑点。而这起事故之中,可能真正造成车内乘员死亡的,不是撞击,而是动力电池的爆燃。

    有人说,换一台燃油车,以这样的速度去撞击,车内的乘员也是必死无疑,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燃油车以这样的时速撞击,三个乘员都一定会当场死亡,特别是坐在后排的乘客。

    燃油车的保有量这么大,发生的事故不计其数,各种各样的事故都有,但是你没法直接去下这样一个定论,最坏的结果就是,燃油车也起火了,三个乘员也烧死了,但是也有可能,安全气囊全开的情况下,车内乘员被撞晕了,车辆没有起火,救援人员救出一两个幸存者出来。在燃油车的事故之中,有没有这样的案例,那绝对是有的。

    如果换做是燃油车,事故的结果谁都无法预估,但是你不能斩钉截铁的说,换什么车都一样,以这样的方式,去给电池的爆燃洗地,我觉得是非蠢既坏。最起码,燃油车着火,施救人员是能靠近事故车采取灭火措施进行施救的。新能源车一旦爆燃,火势猛烈,高温和有毒气体很难去靠近施救。

    与燃油车起火相比,新能源汽车起火后火势更猛、不易扑灭、易复燃,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国家消防救援局说的,另外,新能源汽车自燃率比燃油车更高,这一点请别拿着造谣的假数据来反驳了,详情可以看我上一篇文章。

    另外,有数据显示,从新能源汽车起火,到烧到驾驶室,平均只要64秒,短短一分多钟的时间,留给乘员的逃生时间是非常短的,一旦乘员身体被卡住,或者昏迷,逃生非常难,几乎不可能。

    说了这么多,我们不是要得出,换了燃油车,这几个人就能活下来,而是告诉大家,在同样的情况下,燃油车确实比新能源汽车更安全,结果无法预料,因为这是单一样本,但是如果发生上百起,上千起类似的事故,我相信,燃油车的生存率一定比新能源汽车更高,这一点就是我们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