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亚迪还在“卷”价格,吉利凭什么闷声发大财?
2025年3月,吉利以23.2万辆的销量数据刷屏车圈,同比增长54%的增速直接把友商“卷”懵了。

更狠的是,这已是它连续7个月销量破20万,一季度累计70.4万辆的成绩甚至提前啃下全年目标的四分之一。
但最反常识的是——当新势力们喊着“油车末日”时,吉利却一边卖爆新能源,一边狂揽燃油车用户。这波“两头吃”的操作,藏着什么秘密?
1、“电比油强”是伪命题?吉利的“油电双修”杀疯了
数据打脸:谁说燃油车没市场?

吉利3月新能源销量占比52%,纯电车型暴涨204%,但燃油车也没躺平:

吉利品牌单月19.1万辆销量中,中国星高端系列(星瑞、星越L(图片|配置|询价))贡献4.2万辆,帝豪家族累计销量破400万。这说明什么?用户要的不是非此即彼的站队,而是“既要又要”的性价比。
“油电平权”才是终极武器
吉利CEO淦家阅说“不放弃燃油车”被嘲过时,但财报显示:燃油车利润反哺新能源研发,形成技术闭环。

比如星瑞L智擎用3L级油耗打脸“油车高能耗”偏见,而银河E8用14.98万起售价+800V高压快充,让Model 3直呼不讲武德。
2、银河、极氪、领克“三叉戟”,精准狙击Z世代
银河:从“黑马”到“顶流”只用了1年

3月销量9万辆,同比暴涨290%,银河的成功密码就俩字——精准。

E5用11合1电驱+神盾电池对标Model Y,价格却砍半;星舰7 EM-i亏电油耗3L,直接截胡比亚迪宋PLUS。
年轻人要科技?全系标配Flyme Auto车机;家庭用户求稳?直接搬出“14万车主0自燃”的安全牌。
极氪:高端局里的“技术狂魔”

极氪001靠猎装设计+激光雷达杀入30万市场,3月销量1.5万辆看似低调,但车主平均年龄28岁,95后占比超40%。
更狠的是技术储备:行业首发G-AES自动避障、L3智驾架构,甚至搞出1200kW液冷充电桩。这哪是卖车?分明是给科技宅发“极客证”。
领克:运动老炮玩转“反差萌”

领克900预售24小时订单破1.4万,靠的不是参数,而是“31喇叭哈曼卡顿+AI底盘”的夜店级体验。年轻人要个性?领克直接联动魅族搞出LYNK Flyme Auto系统,车机流畅度吊打某为鸿蒙。
3、全球化+智能化,吉利的“隐秘大招”
出口暗战:在泰国卖车,去越南建厂
3月出口3.7万辆,看似只增1%,但布局早已升级:EX5右舵车攻占澳新市场,越南工厂3年推9款车,甚至用Coolray(缤越)单挑本田XR-V。这招“农村包围城市”,比比亚迪砸钱建厂更狡猾。
AI造车:李书福的“科技树”点歪了?
当友商狂吹“无图智驾”时,吉利默默干了三件事:

砸159亿研发搞出千里浩瀚智驾,分5档方案适配6-60万车型;
自研星睿大模型,用750万辆智驾车数据训练AI;
拉拢DeepSeek搞开源,连蔚来都来“偷师”算法。 没有PPT炫技,但“全域AI”的底牌,可能才是智能化的终极答案。
结尾:吉利的“危险游戏”,给行业上了一课
当新势力沉迷“电驱信仰”,传统车企死守“燃油遗产”,吉利却用“油电协同”撕开新赛道:燃油车赚现金流,电动车树技术牌,全球化分摊风险,AI布局抢未来。这种“反共识”策略看似分裂,实则是用户需求与商业逻辑的精准平衡。
互动话题:
#油电之争你站谁?# 评论区聊聊:如果预算15万,你会选银河E5、比亚迪元PLUS,还是继续买燃油车?
数据来源:吉利汽车公告、乘联会行业报告、东方财富网、第一财经、极氪科技发布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