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曾独占77%市场、压着高德打:早些年的导航一哥,为何没人提了?

    在导航这件事上,中国的起步,其实比很多人想象中还早。

    譬如在高德、百度还默默无名的年代,有一家公司已经靠离线地图和GPS模块,拿下了全国77%的市场份额。

    它不依赖互联网,而是靠地图卡、车载终端和“线下装机”打遍南北——

    成了那个时代里,司机们最信赖的“电子指南针”。

    它叫凯立德,是中国导航行业最早的龙头,也是那个时代的“绝对主角”。


    可令人诧异的是,如今却几乎没人再提起它。

    没有大新闻,也没出什么事故,却在智能时代悄然退场。

    从辉煌到沉寂,曾经的“导航一哥”到底输在了哪里?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前世今生。


    提到前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凯立德早在1997年就已经成立了——比高德还早整整5年。

    那是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互联网还远没普及,导航这种东西,压根就是“新鲜玩意儿”。

    但凯立德却敏锐地看到了未来出行的“信息化趋势”,一头扎进了数字地图领域。

    它是国内第一批做导航地图数据采集的企业,甚至为了绘制全国道路图,团队上山下乡,实地丈量,每一条线、每一个点,都是“跑”出来的。

    到了2004年,它就成为国内唯一获得甲级测绘资质的民营企业。

    这意味着它有资格制作全国最精确、最权威的导航地图。

    第二年,凯立德推出国内首个全覆盖的导航地图软件,彻底改变了导航市场的游戏规则。

    因为当别人还在靠国外地图打补丁,它已经能做到“国产导航,自成体系”。

    这在当时,就像现在的“国产芯片自主可控”一样,不只是产品能力,更是技术自主的象征。

    而且它走的不是App路线,而是车载终端+预装地图的模式。

    比起动辄掉线、网速受限的在线导航,它稳定、不依赖网络,更适合当时中国的用车环境。

    出租车、货车、甚至地方交通局的执法车,都成了它的用户。

    那时只要你坐进一辆“装了导航的车”,十有八九就是凯立德的界面。

    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不是赶上风口,而是亲手造出了一个风口。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自称为第二,其他软件不敢自称第一。

    但“福兮祸所依”,也正因为如此,给它的衰退埋下了伏笔。

    说白了,它曾靠一整套“闭环生态”站稳脚跟——

    地图自己测、终端自己做、软件自己装,掌控力强到极致,但也封闭得令人窒息。

    在那个时代,这套打法确实行之有效。

    可等到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网大潮汹涌而来,导航从“硬件生意”变成“软件工具”,用户的需求,变了。

    人们不再愿意为一个单独的导航设备掏上千元,也不愿为了更新地图再跑一趟门店。

    而是希望打开手机App,随时联网、实时更新、避堵智能,一键导航。

    这不是一场“技术更新”,而是用户心智的全面迁移。

    而凯立德,却没跟上。

    它不愿放弃那套“车机+地图卡”的盈利模式,仍然试图靠卖硬件、卖离线数据挣钱。结果就是——

    很快被高德、百度打的措手不及。

    其实,凯立德并不是没有察觉到问题。

    眼看高德、百度靠App攻城略地,它也开始试图转型。

    它做了手机App,改了界面UI,甚至也尝试搞“云导航”,想从卖卡、卖终端的生意里跳出来。

    但问题是——它转得太慢了。

    当你已经习惯了“地图每年一卖、终端每台一装”的生意逻辑。

    突然要放下原有的盈利模式、跳进免费App的烧钱战场,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技术可以重做,但思维惯性,改不了。

    它的App没什么用户体验,更新频率慢、功能单一,甚至广告还不少。

    你打开高德能听林志玲语音导航,再打开凯立德……嗯,还停留在“老干部风”。

    而且最致命的是:

    它早期最大的资产——全国最全的离线地图数据,到了互联网时代反而成了包袱。

    因为你更新不及时,再多数据也没用;

    而别人靠众包、靠云平台每天在“长大”,你还靠线下人采集,注定比不过。

    与此同时,高德被阿里收购、百度地图加持AI能力,背后都是巨头在烧钱、在打通生态。

    而凯立德呢?

    没有流量入口、没有资源加持、也没有“社交链条”,它是孤军奋战。

    它想追,却连起跑线都换了。

    到最后,它既放不下旧包袱,又没跑赢新战场,结果就是:被新世界彻底甩在身后。


    总的来看,说到这家公司时,还是挺可惜的。

    因为它不是没实力,而是没等来那个属于它的下半场。

    它被写进了导航的历史,却没被写进今天的对话框。

    在科技的长河里,这样的角色不止一个。

    但论曾经做过的贡献,凯立德还是值得被铭记的,不是吗?

    万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