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4月10日,欧盟跟中国宣布要启动电动汽车的“最低价格机制”的谈判,取代去年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45.3%的高额关税。
什么是“最低价格机制”呢?就是说我们承诺以后对欧盟出口汽车的价格不低于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听起来好像很合理,但是你细品一下就会发现,这其实是把矛头指向了特斯拉。因为只有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有折扣,其他国产车基本都是同价销售。
欧盟委员会官网发布了一份声明,宣称双方已经就这个机制的可核查性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如果这个谈判真的谈成了,那么大概率就意味着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收的45.3%的关税就要被移除了,同时可能也会对我们进口欧盟的商品也进行相应的关税减免,不排除未来中欧全面互免关税的可能性。
所以你看,这欧洲方面刚刚说完,国内的舆论又歪了。有些人说这是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让步,要开始给欧盟“端盘子”了。我只想问问这些人,难道他们忘了,从去年开始欧盟就已经拿起了关税大棒,疯狂地针对我们的出口产品了吗?
就在上个月,中国商务部还同步作出过回应,表示相关反制措施已经对法国白兰地等欧盟出口产品造成了巨大冲击。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酩悦·轩尼诗和人头马君度两大品牌的白兰地对华销量双双暴跌30%。当时这些酒企的老板已经急得跳出来了。人头马的母公司保乐力加集团CEO表示,在最黑暗的时候,集团不得不关闭部分生产线,并取消招聘新员工;轩尼诗母公司LVMH股价也一度下跌5%,导致整个欧洲股市集体下跌。最终,欧洲的烈酒行业协会集体向东拼爹,求欧盟赶紧想办法解决对中国加征关税的问题。
而之所以欧盟敢对中国这么强硬,是因为美国当时正在搞他们的“关税同盟”。从2024年开始,美国多次宣布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品加征关税,涵盖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工业机械等多个领域,涉及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就包括欧盟。而且最关键的是,美国这次的加税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往都是只针对某几个国家,现在则是针对全世界。美国就是要用这种方式逼迫所有国家站到美国这一边。
那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呀,去年我们就宣布要对美国和其他多个盟友国家的产品加征反制关税,且加征关税的力度也是史无前例的。比如去年美国对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加征了50%的关税之后,当年比亚迪的北美订单直接锐减60%,就连在美股上市的特斯拉也被置之死地。当时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由于中国实施报复性关税,特斯拉已经无法继续享受上海自贸区的优惠电池供应,为此每辆车的成本增加了至少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7400元),直接导致去年特斯拉汽车业务成本上涨了12%。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中美两国互相摆在这儿,欧盟才有了跟我们谈判的底气。为什么这件事这么重要呢?因为就目前来看,中欧之间的贸易体量已经超越了美国跟75个国家贸易量的总和。如果你能理解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美国大漂亮这么痛恨我们,为什么要在科技、金融、外交上全方位围剿我们。因为现在的美元霸权需要依赖两个基础:一个是军事,另一个就是贸易。一旦中欧互免关税,那就意味着美元收割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财富的时代即将终结。
为什么中欧双方都如此迫切地想要达成协议呢?其实大家各怀鬼胎。对于欧盟来说,现在的欧盟经济已经到了极限。欧洲的企业手里有大量的资本,急需新的市场来投资兴业。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无疑是一个香饽饽。而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也急需欧盟的技术标准来打通我们产业升级的最后瓶颈。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产能,但是我们还没有在国际上建立自己的汽车品牌联盟。换句话说,我们还需要欧盟这个昔日的老牌汽车强国来背书。
所以你看,这就说明为什么这个谈判这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关系到大国命运的选择。当然我在这里要提醒一些喜欢挑事的小黑子们,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下,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是愿意主动放弃自己利益的。尤其是大国之间,合作共赢一定是双方权衡利弊后的最优解。
美国现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美国人一定会首先保证他们自己的利益。而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只有我们才能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所以我个人判断,在今年年底前,大概率会看到美国对我们的态度发生转变。当然这只是短期的结论。
如果我们回望过去百年历史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一个超级大国的衰落其实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经过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演变。从趾高气扬到盛气凌人,再到如今的蛮横无理,美元霸权收割世界的故事已经快要接近尾声。多极化的贸易体系在未来会成为主旋律,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有幸能够见证的。
这篇文章,一家之言,请仔细甄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