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的2025年,蔚来汽车以“技术+产品”双轮驱动的战略强势出击,旗下三大品牌九款新车密集上市,覆盖15万至80万元全价格带。这场被李斌称为“产品大年”的攻势,不仅承载着蔚来销量翻倍至44万辆的野心,更试图通过自研技术突破与生态布局,重塑高端电动车市场的竞争规则。

主力车型全面焕新:ET9领衔,“5566”家族升级
作为蔚来品牌的旗舰车型,智能电动行政轿车ET9已于3月开启交付,首发版限量999台迅速售罄。该车搭载全球首个量产线控转向系统、全域900V高压架构及自研神玑NX9031芯片,续航达650公里,零百加速4.3秒,被誉为“中国版迈巴赫”。
同时,蔚来主力车型“5566”(ET5、ET5T、ES6、EC6)迎来全面改款。新款车型采用与ET9同款横屏设计,中控屏尺寸升级至15.6英寸,并换装怀挡式换挡机构,智驾系统升级为自研“神玑芯片+天枢SkyOS”组合,算力提升4倍,成本却降低30%。外观方面,前脸设计更趋方正,新增荧光绿卡钳、哑光饰条等个性化选装,尾部首次引入“CHAMPION EDITION”金属铭牌,剑指年轻消费市场。

多品牌协同:乐道、萤火虫补全产品矩阵
蔚来旗下第二品牌乐道瞄准20-30万元主流市场,首款车型L60在上市三个月内销量破万后,将于二季度推出大五座SUV L90,四季度再推中大型SUV L80,形成“每季度一款爆款”的攻势。第三品牌萤火虫则以14.88万元预售价切入高端小车领域,其首款车型采用“三重奏大灯”设计,支持换电模式,4月上市后直接对标MINI和smart,并计划同步登陆欧洲市场。
三大品牌分工明确:蔚来主攻高端技术标杆,乐道承担走量任务,萤火虫布局全球化精品市场。李斌直言,2025年目标将蔚来品牌毛利率推至20%,乐道提升至15%,形成“高端保利润、中端冲销量”的良性结构。
技术革命:自研芯片与换电生态双突破
蔚来在2025年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自研5nm神玑芯片全面替代英伟达Orin-X,单车成本直降1万元;满血版天枢SkyOS操作系统实现毫秒级整车控制响应,端到端城区智驾系统覆盖全国90%城市道路。
换电网络则从“包袱”蜕变为护城河。截至4月,蔚来已建成3185座换电站,日均服务超12万次,并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巧克力标准”兼容第三方车型,单个换电站服务车型将从12款增至25款以上,利用率提升30%。按计划,2025年底前将实现全国27省“换电县县通”,彻底消除用户续航焦虑。

市场冲击:销量翻倍目标与行业洗牌压力
尽管产品矩阵空前强大,蔚来仍需直面多重挑战。其一,乐道L60(图片|配置|询价)虽销量破万,但面临小鹏G6、特斯拉Model Y的降价围剿;其二,萤火虫所在的微型车市场增速放缓,需依赖海外市场突破。
不过,蔚来的技术储备与资本韧性为其注入信心。420亿元现金储备、宁德时代25亿元战略投资,以及平台化生产带来的10%成本下降,为其冲刺44万辆目标提供弹药。德意志银行测算,若目标达成,规模化效应可使综合毛利率冲击18%,接近特斯拉2019年盈利拐点水平。

结语:从产品革新到生态重构
蔚来2025年的产品攻势,本质是一场技术普惠与商业逻辑的双重实验。当ET9将百万级豪车技术下放至主力车型,当换电站从专属服务升级为行业基建,这家曾被诟病“烧钱”的新势力,正试图证明高端电动车也能兼具规模与盈利。
正如李斌所言:“2025年不是选择题,而是蔚来活下去的必答题。”这场产品大年的成败,或将决定中国新能源车企能否真正突破“高端化魔咒”。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