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造车不再“打副本”,昊铂HL用2000个“看不见的细节”定义高端?

    合车社头像合车社头像
    合车社7天前

    对于昊铂HL(图片|配置|询价)来说,最近的消息可谓喜忧参半。

    一方面成绩还算不错,预售不到10天订单破千。70%的订单来自高知家庭,能够让教授、医生、工程师这类人集体掏腰包,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确实是强敌环伺,老牌的理想L8风头仍劲,新生的问界M8来势汹汹,包括与华为合作的高端品牌,以及广汽自家的传祺S7。不论怎么看,昊铂HL都是杀入了一片红海。

    现在这个时机,推出昊铂HL真的是正确的吗?广汽究竟想做什么?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造车不是“打副本”

    最近两年,汽车行业的主流是“价格战”和“科技平权”。价格战就不要说了,6万块钱的车都开始卷配置。科技平权也很吓人,比亚迪、长安、吉利这几家将智驾车型的价格拉到了10万元级。

    造车似乎慢慢变成了“打副本”的竞赛,A家开通了X功能,B家的Y功能也上线了。然而这些功能的完成度究竟如何,却无从判断。

    前阵子小米SU7的恶性车祸事件就是证明,理论上都叫高阶智驾,理论上都能实现高速NOA,但真出事后,却已经于事无补。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当对手的配置不断加码的时候,“较真”似乎就成了原罪。

    在当前的大环境中,昊铂HL似乎是一款“逆潮流”的车型。不是说它的配置不高,作为广汽毕其功于一役的产品,350km纯电续航、宁德时代骁遥电池、5C超充、激光雷达智驾这些配置非常吓人,零重力座椅和智能做成这些配置也带上了。但这款车真正强大的点,其实是细节的处理,这是一款非常典型的“老广汽”车型。

    设计层面,广汽找来了前法拉利设计师Pontus把关,将游艇美学注入了车身线条,打造出"山海前脸"、"波光灯语"等极具辨识性的设计元素。尤其是矩阵式菱形发光单元在夜幕中点亮时,真的有点跨时代的感觉。在竞争对手都以“像”豪华车型为荣时,昊铂HL依旧坚持着原创,坚持着自己的设计理念。

    内饰细节上,昊铂HL 追求的是"稀缺性"。有沛纳海深潜腕表同款的PVD工艺音响盖,有百年白栓带影木树根装饰,有迈巴赫同款的超高温晶钻漆面,这都是奢侈品级的工艺细节,或许未必会让年轻消费者另眼相看,却也是一种坚持。

    新车搭载了广汽自研的"暗夜之瞳"军工级夜视系统,这套系统能够在0.01lux的极限环境下呈现全彩画质,简言之深夜依然能像白昼一样工作。广汽的官方说法是可以让夜间自动驾驶接管率降低70,但更重要的还是让驾驶更加安全。同样是智驾,广汽的要求是保障全速域、全驾驶状态的安全性。

    当然还有广汽自研的鹰爪系统 ASTC,能够实时监测路面的附着力,让动力智能分配,下雨天不打滑,陡峭山坡无需担心。另外还有数字底盘系统,可以进行每秒千次的路面特征采集,悬挂调节精度提升到了毫米级,真正的“如履平地”。

    这些都是配置表上体现不出的优势,这样的面面俱到在当前市场上属于另类。相比在很多方面做到S级别,可能单纯的价格更能刺激市场。但不管怎么说,昊铂HL依然出现了,并初步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2)“老广汽”的风骨

    最近几年,汽车市场逐渐由技术、品质驱动转变成了成本驱动。一辆混动轿车,今年卖10万,明年就得卖8万,要不然就是落伍了。不是说这种风气不好,卷成本确实是消费者感知最强的变化之一,但不应该是唯一。

    以前买车,首选品牌,因为一个品牌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口碑和特点。广汽的车有什么特点?其实就是可靠性出色,操控性好。毕竟广汽这个体系还是很靠谱的,供应链门槛极高,广汽造也意味着高品质。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广汽也非常领先,比如最早一批推出纯电专属平台,弹匣电池早早就通过了针刺试验。

    但高品质的背后,也往往意味着高投入,以及并不算便宜的价格。像瑞虎8这样把2.0T+8AT做到10万以内,或者像秦PLUS DM-i一样做到7.99万元,广汽做起来是很费劲的。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擅长。当然了,广汽也尝试着在改变自己,埃安推出了AION UT鹦鹉龙,传祺也推出了向往S7这样的车型,说明广汽也尝试着向“成本杀手”转型了。

    在这种情况下,昊铂HL似乎成为了“独苗”。这是一款类似初代GS8的车型,两者都是国产家用车天花板,只是当年的GS8打的是20万级的市场,如今的昊铂HL对30万级市场发起了冲击。当年的GS8靠的是2.0T+8AT的动力,高强度车身,如今的昊铂HL靠的是全域800V高压平台、全铝底盘+空气悬架、智慧数字底盘。

    但难度几乎是一样的,GS8诞生的年代,最大的困局是国产车认可度不足,这样高品质同时高价格的国产车,面临非常大的质疑。如今的昊铂HL,则面临市场骤变后的飘摇,大家愿意买30多万的国产车了,却又掉进了单纯“比配置、比价格”的怪圈。

    继续坚持品质,究竟能拿到多少认可,其实并不好说。包括我们初次见到昊铂HL时,就有媒体朋友感慨,这款车如果做得不是那么用心,仅仅是“跟随”市场的变化,价格再做低一些,是不是会更有爆点。

    但现实情况是,如果大家都是造一样的车,那广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当然了,广汽也会有与华为合作的品牌,会占据高端生态位,但热度或许会聚焦在华为身上。算来算去,似乎昊铂才是坚持“老广汽”风骨的那一个。

    (3)并不缺机遇?

    最近几年,传统车企的高端化尝试并不少。上汽做了个智己,一直不温不火;长安做了个阿维塔,也卖不过自家的深蓝;甚至比亚迪腾势,也没有想象中势如破竹。

    传统车企做出的高端品牌,似乎并没有多少竞争力。宣传上没有新势力声量大,技术上似乎也不够新潮。比如很多年轻消费者就质疑,都是供应商供的,凭什么老牌车企的质量更好?

    那对于昊铂这样的品牌,昊铂HL这样的车型来说,真的没有机会了吗?这倒也未必。

    因为消费者的认知是会变的,以智驾为例,新一代的消费者已经逐渐为“尝鲜”,开始变得对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实现功能只是基础,完成度也非常重要。对于广汽来说,这就属于自己的舒适区了,毕竟一直在坚持“所有技术升级绝不妥协安全底线”。再比如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纯电车型的驾驶质感,对质量的要求也更加苛刻。

    在这种情况下,昊铂的机会终于来了。今年3月18日,广汽发布了“星灵智行”科技品牌,就一直强调安全是智能化的必答题,广汽已经构建全域智行安全守护体系。即将到来的广汽科技日,锚定的也是“汽车安全”航向,在智能安全技术领域做了深度融合。

    广汽的优势,在于对造车的理解高过新势力。这不仅是关于传统的机械素质和品质,也关于智能座舱、智能底盘这些新功能新技术,如何更好地应用。以车规级芯片为例,广汽不仅仅是用,还会在设计领域、制造能力、应用生态、测试认证体系等多方面,协助上下游做得更好。只有知晓全貌,才能更好地应用。

    从昊铂HL的热度来看,这样的思维是有受众的。至少已经率先打动了高知群体,接下来就是最广大的用户了。

    写在最后

    在预售发布会上,冯兴亚提出,"未来三年将投入不设上限的资源支持昊铂,目标2027年高端市场占有率突破15%。"很多人觉得这个数据是天方夜谭,毕竟当前昊铂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

    但在比亚迪汉和DM-i出来之前,谁会相信几年的时间比亚迪的销量会从40万辆涨到400万辆?谁会相信前几年还差点“卖身”的奇瑞,如今一年光出口就有100多万辆?只要市场转到广汽的舒适区,又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