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始终是行业关注焦点。日前,工信部正式发布GB38031 - 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并确定于2026年7月1日正式施行。这一新规将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设定为强制性要求,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其影响深远,必将重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格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动力电池的安全隐患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此次新规的发布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新标准内容丰富且严格,涵盖7项单体测试与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新增的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尤为关键,在日常行车过程中,车辆底盘难免会遭遇磕碰,该测试能有效检验电池在底部受到撞击时的安全性能。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也不容忽视,如今快充技术普及,电池在频繁快充后是否稳定关乎车辆使用安全,此项测试让消费者对快充的安全性更有信心。
热扩散安全要求的加强更是新规的一大亮点。以往2020年版国家标准仅要求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而新规直接将目标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这一改变极大提升了电池安全的门槛,倒逼车企与电池制造商重新审视研发与生产流程。毕竟,当热扩散发生时,不仅要防止起火爆炸,还要保障车内人员不被有害烟气侵害,这需要从电池材料、结构设计到热管理系统等全方位进行革新。
从行业影响来看,新规实施后,车企和电池企业的研发成本将大幅增加。为满足严苛测试要求,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技术研发与产品改进,例如开发更稳定的电池材料、优化电池组的散热结构等。但长远来看,这将推动整个行业技术升级,淘汰部分技术落后、安全不达标的企业,净化市场环境。对消费者而言,新规无疑是一颗“定心丸”,能有效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度,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工信部发布的这一“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安全加上了一把“安全锁”。在未来,随着2026年7月1日的临近,车企与电池制造商将加速技术迭代,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有望达到新高度,整个行业也将在安全的基石上,朝着更广阔的市场大步迈进。#进口旗舰大六座全新XC90上市##能否用一句话说出幸福是什么##上联:秋雨无心敲落叶。请对下联##爆料##男子花155万买迈巴赫S480跑滴滴##新能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