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跑了?
近日,有消息指出,哪吒汽车原CEO张勇现身英国。对此,张勇在微博发文称:“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

与此同时,哪吒再度曝出遭经销商代表集体维权,在视频录像中,经销商代表表示自去年9月份后,哪吒厂家未对他们的诉求做正面回应,也就是说,授权经销商的维权,已持续了很长时间。
视频中透露的信息显示,授权经销商要求哪吒汽车赔偿近半年的运营损失,并预支5-7月的经营成本,一次性返还打款未发车所拖欠的返利和补贴,以及恢复售后服务体系。
从维权的诉求中体现出两个问题:一是哪吒的确持续了长时间的无法保证生产的问题,二是经销商的钱,实实在在地打了水漂。
哪吒坠落,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本月11日,哪吒汽车发布了泰国车展的订单表现,共收到1219个新车订单,表现不俗。
相比之下,在国内市场,哪吒汽车进入到2025年以来,可查数据显示,1月份共销售159辆新车,2月份销售377辆新车,3月份销量目前没有官方数据。以此来看,哪吒汽车在国内的市场表现甚至不如泰国市场。

另一方面,有媒体消息称,多地哪吒汽车遭遇断网风波,出现车机断联、钥匙失效、定位丢失等现象。再结合此前传出的哪吒汽车大规模裁员事件,证实了哪吒在基本的公司运营上已经出现了问题。
近期有哪吒员工对媒体表示,3月份哪吒汽车已中断社保缴纳,人事保证融资到位后会及时补缴。但从以往经验来看,哪吒已经在“慢性死亡”中临近最后一步。
去年的高合,乃至更久之前的前途,哪吒与“前辈”们的处境非常相似。虽然比极越的“闪崩”看起来要好,至少国外市场还有拼一把的机会,但对于哪吒国内的员工来说,多待一天无疑是一种看不到希望的煎熬。
有媒体报道称,今年3月份的供应商大会上,哪吒汽车高管曾透露,公司靠压缩人员、变卖资产才撑到今天。从去年十月撑到现在,把所有的东西都抵押进去,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没有产、没有销,就没有现金流,只有资金消耗,而公司本身就没有资金。
这位高管的话,表达出对哪吒处境的无奈,但现实远比他说得更加残酷。目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一是需要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支撑,二是需要企业有不断的造血能力、技术研发能力,而这些,仅仅是能够保证企业还能在牌桌上存活,至于是否能不能玩的长久,甚至能不能一马当先,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3月25日,哪吒汽车发布消息称,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供应商在内的134家核心供应商对哪吒进行股权转换支持,涉及金额超20亿元,意味着哪吒有希望进一步实现以债转股,减少负债,给予资方信心,从而拿到融资。但即便是哪吒获得了融资,想要填补哪吒现有的巨大窟窿,尚存疑问,更不要提后续是否能直面友商的竞争。
目前哪吒尚存的为数不多的机会,就在于海外市场,当然前提依旧是在能解决债务和融资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海外市场的爆发。但从中国汽车出海的现状来看,哪吒能够实现突破的海外市场空间有限,且短期内其仍然无法解决产销问题,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会错过这个最后的自救机会。
哪吒追赶主流市场,难上加难
哪吒很难翻身的原因其实非常清晰,主要出现在融资困难以及融资体量不够。
根据哪吒汽车去年6月递交的招股书来看,2021年至2023年,三年时间哪吒累计亏损达到183亿元,能在亏损上与哪吒“不相上下”的应该只有蔚来了。
目前哪吒已知的有望获得的融资,除了去年8月E轮融资某海外主权基金计划投资的30亿元,还有一家能提供18亿元左右地跟投方。此外,南宁、桐乡政府愿意在供应链金融上出资30亿元。
满打满算,如一切顺利,哪吒还有70亿至80亿元的资金可融,但结合哪吒现状,以及此前的财务表现,即便资金全部到位,只能解决哪吒的燃眉之急,想要继续存活于市场,还需更多的资金支持。
但以哪吒目前的状况,想要快速融到更多的资金,只会难上加难。当下的经济形势让资本在选择项目是更加慎重,企业的潜力以及硬实力,是资本选择投资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而目前,哪吒在产品市场前景、技术研发能力以及企业护城河三方面,都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吸引投资的关键点。
而哪吒陷入窘境后,想要再通过努力,拿出令投资人满意的投资兴奋点,显然更加困难。从公司体量来看,哪吒在未出现问题时,员工超过8000人,而现在仅剩1000多员工,意味着人才流失严重,且无法吸纳新人才,这对于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力是致命的缺失。
另一方面,哪吒在鼎盛时期,年销量突破15万辆,而现在,即便是哪吒能够重回销量鼎盛时期,也无法追赶主流市场的进步速度。更何况,以哪吒现在的情况,接下来是否还有销量都是个未知数。
写在最后:对于哪吒来说,当下最好的存活下来的方式,就是全面转向海外,从融资到重心,都放在海外市场。对于此国内也有前车之鉴,前途在国内崩塌后,转而进军东南亚市场,持续了几年,目前公司仍存活于世,并未完全消亡。只不过,哪吒想要继续以卖车为生,且想要过得更好,转型上需要与时间赛跑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