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大胡子、牛仔裤、运动鞋……年轻人整顿BBA

    轩辕商业评论头像轩辕商业评论头像
    轩辕商业评论5天前

    作者 / 莫 莉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2025年,德国三大豪华车企宝马、奔驰、奥迪相继迎来董事会成员“换血”。


    从1月1日起,杰弗里·布科特(Geoffrey Bouquot)担任奥迪董事会发展成员;2月,奥利弗·托纳(Oliver Thöne)出任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区负责人;6月,尼古拉·马丁(Nicolai Martin)也将正式接管宝马采购部门。


    三位“Y世代”高管以平均年龄不足45岁的姿态,成为传统汽车巨头应对行业剧变的关键棋子。(*注:Y世代,又称千禧一代,是指出生于1981年至1996年之间的人群)


    他们的上任,不仅是代际更迭的信号,更映射出德国汽车工业在电动化、智能化与全球市场博弈中的深层焦虑与破局野心。


    01


    BBA的“中年危机”与年轻化破局



    汽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局。


    2024年,宝马中国销量同比下滑13.4%,奔驰在华主力车型3系、5系月销量跌破万辆大关,奥迪则在电动化转型中错失先机。与此同时,特斯拉以及中国新势力品牌凭借智能化与成本优势,在高端市场持续蚕食BBA份额。


    有分析师表示:“传统豪华品牌的‘护城河’正在瓦解,若无法在三年内完成智能化转身,BBA或将沦为‘诺基亚式’的没落贵族。”


    在此背景下,三家车企不约而同地将赌注押注于年轻高管。


    宝马监事会主席诺伯特·雷瑟夫(Norbert Reithofer)直言:“我们需要的是既能理解传统机械美学,又能驾驭数字神经系统的‘两栖人才’。”奔驰董事会更是将中国区业务交给41岁的托纳,凸显其对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略押注。而奥迪选择布科特这一“非典型汽车人”,则是对软件定义汽车(SDV)(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通过软件持续升级功能的汽车)时代的直接回应——其目标是“将新车型开发周期缩短至36个月”。


    这三人有很多共同点:他们以数字化思维,并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将团队凝聚在一起。他们拥有在未来几年重塑公司所需的一切,有一天也许会从顶峰站起来。


    这一决策背后,是德国车企对组织僵化的反思。


    大众集团内部人士曾透露:“官僚主义已让决策链条延长至致命程度,而Y世代管理者更擅长打破层级、快速迭代。”


    宝马2024年研发投入达91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其中超20%用于人工智能与电子电气架构革新,这为马丁等技术派高管提供了战场。


    尽管面临相似挑战,三家车企选择了不同突破路径。


    02


    杰弗里·布科特:奥迪的“软件革命家”




    身材瘦削、目光敏锐且喜爱穿着时髦运动鞋的杰弗里·布科特,总能给周围带来活力。这位法国人操着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对电力驱动、软件驱动开发、矩阵结构等话题侃侃而谈。


    布科特是三位中最年轻的董事会成员,也是最具颠覆性的存在。这位前法军军官、法雷奥技术开发主管,职业生涯与“传统汽车人”轨迹截然不同。


    2024年6月,奥迪首席执行官格诺特·多尔纳(Gernot Döllner)将其招致麾下,最初担任创新和软件定义汽车董事会成员。自今年1月起,他开始负责奥迪所有的技术开发工作,直接掌管8000人研发团队,这无疑是奥迪的核心业务。


    奥迪公司内部人士评价布科特,他从一开始就懂得自我沉淀,每日不断学习并积极构建自己的人际网络。


    大众集团的一位决策者透露:“我们特意采用这样的方式,让他先在规模较小的软件领域摸索,了解组织的运作模式。自1月以来,他开始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拳脚,并且表现出色。”


    这并非易事。


    奥迪研发部门拥有8000名员工,被视为德国汽车行业最具挑战性的岗位之一。自2015年柴油门丑闻以来,奥迪已经更换了六名开发委员会成员,销售和利润均面临压力。在此期间,特斯拉以及后来的比亚迪等竞争对手不断崛起。


    如今,布科特和负责与上汽集团在中国合作的费尔明·索内拉(Fermín Soneira)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扭转这一局面。


    在奥迪内部,有人认为布科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汽车人”,他不以汽车来定义自己。他的职业生涯始于法德旅,之后在巴黎国防部担任顾问,继而投身航空工业。


    最近,他担任法国供应商巨头法雷奥的技术开发主管,管理着全球20000名开发人员。在法雷奥,他主导了转型、数字化、引入人工智能以及开发软件定义汽车等工作。他高效且始终如一的工作风格,正是当前处于行业危机中的奥迪所急需的。


    大众集团内部繁琐的官僚程序有时会让这位年轻的法国人感到困扰。不过,与有时被认为不够圆滑的多尔纳不同,布科特总是能够保持冷静。


    一位公司内部人士评价道:“布科特非常友善,他总是以友好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议题。但不要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他在推进自己的议程时非常坚定。因戈尔施塔特的一些人有时会对他的友好产生误解,认为这是领导能力不足的表现。”


    布科特为奥迪制定的路线图堪称激进:新车型的开发时间将缩短一半,减至36个月。奥迪计划裁员7500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来自技术开发部门。


    若布科特能够成功重组奥迪的开发部门,那么几年后,他将成为奥迪最高职位的有力候选人。一位决策者表示:“我坚信他具备这样的能力。”


    03


    奥利弗·托纳:奔驰的“中国救火队长”




    奥利弗·托纳的任命意义非凡。


    托纳被内部称为“绅士硬汉”。自今年2月起,这位41岁的高管成为梅赛德斯董事会中最年轻的成员,他将肩负起集团内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负责“大中华区”业务。


    可以说,如果梅赛德斯的命运在某个地方被决定,那一定是在中国市场。


    中国不仅是梅赛德斯-奔驰最大的销售市场,也是最重要的技术驱动力来源,同时还是其第一大单一股东北汽集团(持股9.98%)和第二大单一股东吉利控股集团(通过旗下投资公司持股9.69%)的所在地。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竞争对手已经在中国市场超越了梅赛德斯-奔驰。


    托纳的任务就是阻止该品牌在远东地区,尤其是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的市场份额下滑。


    斯图加特的许多人对他充满信心。同事们认为托纳“绝对杰出”。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如果他能够扭转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颓势,那么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他很有可能接替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康林松的合同将于2029年中期到期。


    除了托纳之外,销售经理马蒂亚斯·盖森(Mathias Geisen)和AMG老板迈克尔·施贝(Michael Schiebe)也被内部视为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的候选人。不过,在这三位新星中,托纳目前被认为是能力最为全面、支持者最多的一位。


    直到几年前,这位已婚且育有一子的父亲,对于那些在汽车行业人脉广泛的人力资源顾问来说,还并不为人熟知。托纳的童年在泰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等地度过,当时他的父亲在德国武装部队服役。完成工商管理学业后,他于2007年加入梅赛德斯担任财务主管。2011年至2014年间,作为卡车和轿车部门前首席财务官弗兰克·林登伯格(Frank Lindenberg)的助理,他深入了解了这家工业集团的运作模式。


    这位业余网球爱好者随后负责韩国和日本等重要市场的收入控制工作。2020年,托纳表现出色。作为S级豪华轿车的战略项目经理,他确保了梅赛德斯最重要车型的当前版本按时且在预算范围内完成。这对于这家DAX上市公司来说,是相当难得的,也是斯图加特能够相对平稳渡过新冠危机的原因之一。


    托纳很快从董事晋升为副总裁。他先是负责30家工厂的生产计划,随后更是领导产品战略——这无疑是梅赛德斯-奔驰的关键职位。


    甚至连批评者也认可托纳吸引和激励团队的能力。人们认为他勤奋、受人尊敬且组织能力出色。公司的一位决策者称,托纳是一位“绅士”:他处事灵活,但同时也是一位强硬的谈判者。


    担任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后,托纳上任不久便开始精简本地架构。为了重新获得市场竞争力,梅赛德斯-奔驰必须削减其在北京超过80万辆汽车的产能。但这一举措是否足够,仍有待观察。


    本土供应商正在高端汽车业务领域给梅赛德斯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托纳即将面临一段艰难但充满机遇的时期。


    04


    尼古拉·马丁:宝马的“技术守门人”




    宝马董事会在人事变动方面此前一直较为低调,但如今也开始有所动作。


    3月中旬,该集团宣布采购总监约阿希姆·波斯特(Joachim Post)将于6月接替弗兰克·韦伯(Frank Weber)担任首席开发人员,这使得波斯特成为明年接替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策(Oliver Zipse)的有力候选人之一。


    紧接着,便是尼古拉·马丁的任命。


    这位46岁的高管将于今年6月起担任首席采购官,被视为宝马未来发展的重要人物,同样被视为奥利弗·齐普策的潜在接班人。


    诺伯特·雷瑟夫对这位新成员表示赞赏:“尼古拉·马丁是又一位充满激情的工程师,他加入了宝马集团管理委员会。凭借其商业专业知识,他是采购和供应商网络部门的合适人选。”在宝马内部,大家都知道马丁的能力足以胜任重要的开发部门工作。


    事实上,马丁的职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马丁是典型的“宝马制造”——工业工程师出身,拥有底盘开发与自动驾驶双重背景。2004年,这位工业工程师加入慕尼黑的宝马公司,并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作为底盘专家,他在研发中心崭露头角,随后接管了电驱动系统的开发工作。


    自2020年起,他担任“自动驾驶”部门负责人。在他的努力下,宝马7系实现了在高速公路上的独立驾驶,与梅赛德斯S级处于同一水平。随着对宝马豪华车型产品线的管理,他在2024年成为晋升董事会的热门人选。


    马丁常穿着牛仔裤,留着三天未刮的胡子,总是与汽车相伴,是典型的让宝马强大起来的那类经理人。


    作为底盘工程师,他深知如何打造操控性能出色的轿车。但马丁也清楚,宝马未来必须在更多方面取得突破。他能够自信地谈论固态电池、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这些将成为未来宝马汽车的核心特征。


    即将于5月出任新一任监事会主席的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 Peter)对马丁也寄予厚望。彼得需要重振宝马的管理团队,马丁这样的人才无疑是他的重要棋子。如果马丁在采购部门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那么未来开发或生产部门也可能迎来他的身影。接替齐普策的另一位有力候选人是首席生产官米兰·内德尔科维奇(Milan Nedeljkovic)。


    变革正在来临。目前宝马的市场地位相对许多竞争对手更为稳固,并且正在推出前景良好的“新级别”车型。但汽车行业的技术竞争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特斯拉和中国企业正在不断冲击市场。在慕尼黑,任何技术路线上的失误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尼古拉·马丁的上任,代表着宝马对未来的承诺,宝马希望借此保持领先地位,抵御竞争对手的冲击。


    05


    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如今,这三位Y世代高管已经站在了BBA变革的前沿,他们各自肩负着重任。


    汽车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浪潮汹涌澎湃,传统豪华车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Y世代入主BBA董事会,标志着德国汽车工业从“机械崇拜”向“数字优先”的范式转移。布科特的激进、托纳的务实、马丁的平衡术,恰是三家车企应对危机的缩影。


    然而,真正的考验在于:当“软件定义汽车”撞上“德国制造”的百年传统,这些Y世代的年轻掌舵者能否在股东压力与文化惯性中杀出血路?

    次阅读
    3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