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0款域虎7 2.0T柴油手动四驱尊享版长轴国VI JX4D20A6L

内饰车门板与中控台对不平齐,风噪有点大,空车半坡起步不给大一点油熄火,不像老宝典那么有力,离合正常放开都会抖一下
一夜北风吹v:域虎七上下车踏板就是一个鸡肋。你们不会把踏板上面那一块改一下嘛,把那一块改到门上去。有的10个公分空间,我们脚踩下去也不会踩空,空调出风口,这辆是最不满意的。
国货小白鼠:我的22款也是空车不大点油 都起不来
车我说真的:一样问题,看来只能靠技术或者忽视解决了
内饰车门板与中控台对不平齐,风噪有点大,空车半坡起步不给大一点油熄火,不像老宝典那么有力,离合正常放开都会抖一下
一夜北风吹v:域虎七上下车踏板就是一个鸡肋。你们不会把踏板上面那一块改一下嘛,把那一块改到门上去。有的10个公分空间,我们脚踩下去也不会踩空,空调出风口,这辆是最不满意的。
国货小白鼠:我的22款也是空车不大点油 都起不来
车我说真的:一样问题,看来只能靠技术或者忽视解决了
外观方面,23款的长城炮中网设计更接近大哥山海炮了,还有全新的18英寸轮圈,选装也很丰富。从整体的设计角度将,这台车仍是一台典型的皮卡,但细节处理的精致度已经不输很多SUV或轿车车型,再加上本身霸气的姿态,整体的设计还是挺成功的。 内饰方面,23款车型内饰的提升极为明显,同样向家族更高定位车型看齐,如果不刻意提及,很难分辨出这居然是一台皮卡的内饰。无论是材质,还是设计,23款乘用炮的内饰高级感完全与乘用车看齐,并且车机也得到了全面的升级,虽然还做不到新势力那样的丝滑流畅,但也能达到同价位乘用车的普遍水平,功能的丰富程度和好用程度也远胜大部分皮卡车型。 配置方面,我们所试驾的汽油顶配车型以其不到16万元的售价来讲,配置水平也足以令人满意。除了齐备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外,它甚至拥有L2+级别的驾驶辅助包括自动泊车功能,前排座椅加热、自动大灯等一系列乘用车上常见的舒适、便捷配置也都没有落下,甚至无线充电还是50W的。 空间方面,对于身高175cm的乘客来讲,后排可以提供比较充足的腿部和头部空间。并且和很多皮卡车型不同,它的后排座椅坐垫填充更为扎实,靠背虽然不算很斜,但已经尽量做出倾角,再加上不错的腰部支撑,长途乘坐相比大部分皮卡车型都要舒服的多。 动力方面,2.0T发动机的动力储备带动这个大家伙确实说不上特别富余,但也没有明显不够用的感觉。整体动力调校十分柔顺,并不可以强调爆发力,但循序渐进的动力输出依旧能给人不错的超车信心。8AT变速箱也非常尽职尽责,日常驾驶存在感很低,降档的反应速度也和传统的家用车型无异,足够满足日常驾驶的需要。 底盘方面,这台车与大部分家用定位的车型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方向盘圈数确实要偏多一点,掉头时这点是能明显察觉到的。但除此以外,它的转向手感包括精准度都做的不错,没有明显模糊或者难以驾驭的感觉。而在悬挂方面,这台车采用了五连杆的后悬挂结构,相比传统的钢板弹簧,它可以更好的抑制尾部的跳动,过滤细碎复杂颠簸的能力也更强。当然,它依旧需要首先照顾必要的支撑性,所以主观感觉会偏硬,但好处是车身姿态很稳,也没有多余的抛跳以及摆动,给人的安心感还是挺强的。
【前言】: 本人从事影视相关工作,受电影熏陶,从小就喜欢皮卡的多用途性,它不仅能随心所欲的拉道具设备充当拍摄车辆,还能带你去看更多风景。当年朋友都在议论某某车的档次和提速时,自己早已暗下决心“走自己的路”,非皮卡不买。提车前后遭遇周围的质疑,也有随之带来各种麻烦。提“货车”回家,可以说是人生中难得的一次经历~。~ 【外观】: 纳瓦拉上市之前,看上了Dmax。试驾后理性的发现好看的Dmax都是爆改过的,那时2017款原厂Dmax的后方是真的像城管皮卡。 一直犹豫到纳瓦拉上市,觉得这个价位外观还过得去。动力嘛,以前开着1.6L的小车各种翻山越岭,所以同比放大到2.5L也不是特别在意。因为经常上镜,对外观有些主观强迫,比如不喜欢窄尾窗,后车窗的上扬弧度,正侧面略显臃肿的体型等等,所以用了少量贴纸甚至自制3d打印件来尽量改善。(经常和交警电业局的车撞衫,所以最近已经换了中网) 【货车属性】 开皮卡,就不得不面对它的最大劣势——货车属性。 (目前开这辆小皮卡丘去了川西大环线 香格里拉东环线 稻城五条路 泸亚线 年保玉则色达 九顶山 光头山 石九线 宝金线 贡嘎环线 格聂C线和南线 错通翠湖 霸王雪山 舍得草场 摩天岭 黑风山 妖精塘 大理怒江西双版纳 等地方数次。) 最大的体会就是:法定节假日不免费都是小事,市区限行也能接受,最难过的是旅途中,有些新建高速不让货车行驶,眼睁睁的看着同伴在高速跑,自己在山路绕,最后还要让同伴等你。。。而且这样的情况会经常重复遭遇。。想想自己的车重还不及同伴的suv,却要遭受货车的待遇,再加上大堵车时,自己只能和货车长龙排队称重过站,那滋味。。只能希望皮卡早日独立吧。 (货车高速按轴收费后,皮卡过路费还比乘用车贵了。。。。) 【改装】: 素车跑了两万公里后熟悉了基本车况后,才开始改装。 考虑了原厂动力限制,整体控制在轻度改装。加了后锁,隐藏条形射灯,侧杠,轮毂轮胎,泰版货箱宝,多功能方向盘,内置胎压,液晶屏,途达内饰件,led模拟高位灯等。其中最满意的是后锁和射灯。 后锁:虽然大多数冲一冲都能过去,但后锁能让你更从容,也是一个出行的心理保障。再加上偶尔会去中度越野比如昆明的黑风山,成都的五项,后锁就是弥补动力不足的最好后援。 射灯:纳瓦拉原厂的灯光本身不是特别亮,在走一些荒野地带时,射灯能让你能有更宽的视野,提升安全性。 增压和升高的事,等以后有时间跑无人区的时候再说吧,说不定那个时候换下辆皮卡了呢 至少目前走的各种路况来说,通过性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颜值不能进一步提升。 【轮毂轮胎】: 由于皮卡的属性,素车转弯侧倾感相当严重,在香格里拉雨后跟车xc90,60km/h切弯就轻微甩尾两次。从那次以后就决心要解决这一安全问题。 考虑了平衡杆,但损失越野行程更无法接受。除非能像卢比肯那样(白日梦了)。最终综合考虑选择了提前换AT胎和加宽轮距。 「轮胎」没有选择KO2,原因很主观: 个人觉得除非至少是换70/17和车体和谐的比例,否则65/17这种小脚配上KO2的宽侧纹,轮胎整体会更显小。当时没考虑增高,最大只能选择265/65/17,正好AT3LT也对胎壁加强多了侧纹,外观比老AT3也好很多,就先试试吧。当时还能买到什么进口版的,轮胎带白字,现在一般都是国产的黑字了。 「轮毂」 本来自己追求的是轮胎和车身刚好齐平,但看上的轮毂只有ET0,装上后发现轮胎凸出得比想象中还多,刚开始有点无法接受,但之后体会到的平稳性和颜值的双重提升上(在镜头里,轮胎的凸出视觉比现实中还要收敛一点),还是挺满意的。缺点也能接受,甩泥多自助洗车,动力和油耗的幅度都很微弱。 【动力】: 城里作为佛系选手不争不抢,偶尔提提速动力也够。 每次旅行从3000海拔起,车子就开始吃力了。变速箱在缺氧下的过激响应,只能切手动来弥补。因为经常一天要跑十二个小时,所以在熟悉的山路车速保持相对较快,超车全靠提前加速和保持转速,甚至经常靠看导航提前判断超车机会。再加上没有任何电子辅助,高速行驶在铺装山路上突然遇到的大坑会让你双手时刻紧握方向盘。和同行伙伴跑完一天下来,身心更显疲惫。(经常调侃自己,全路况“专家模式”,超车还靠关空调) 【总结】 纳瓦拉给我最好的印象就是皮卡的那份皮实可靠。现在大家站一起都聊的是各种眼花缭乱的先进技术,自己的车却默默的在背后救援。每次出行回来只用洗个车,保养也吃的粗粮。总的来说,选择皮卡还是不后悔的!接下来准备陆续补上一些出去旅行的视频片段,虽然车不贵,但跑的地方也不算少,视频还是强项,实属出行必备伙伴 平时接户外广告较多,万一哪天能给自己车拍一个广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