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初步理解是正确的,全程电车平顺的感受,外背个大号充电宝避免里程焦虑,以后是电车的天下但是现在电动增程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没了变速箱之类的东西,对应维保的成本也会低过普通燃油车和发动机会介入的混动车。 至于高速馈电,别听喷子乱说,只要不是用纯电模式跑高速,用剩下的油电混动和燃油优先模式,发电机不单单可以直接驱动电机跑高速,还有余电回充电池。 具体你可以看我前几天给别人的一个回答。理性解释,不偏不黑。
确实平顺,今天开了x3和途锐各种不舒服
是的,主要是有电车的平顺性,偶尔性子起来而且车上又没有家人,还能开性能模式爽一爽。 可好处就是外出的时候有个大号充电宝去哪都不排队也不心慌,95加满就是 再一个我就不明白好多喷子盯着油耗没完没了,特么2.3的中大suv, 市区6-7高速8-10很高吗
@你笑起来真好看咧:确实平顺,今天开了x3和途锐各种不舒服
先解释下理想的发动机是不直接驱动车轮的,电机才驱动车轮,理想的发动机有两个作用一是给驱动给驱动车轮的电机补电,二是给电池补电。是不是听起来很棒?可是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实现这个过程需要高超的工业能力来调校。具体说问题一就是可能受成本限制的原因选择了一台较小的三缸国产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它的性能从理论上来说只能说是刚刚好,但是实际应用中,当进入馈电状态,也就是既要保证电机驱动又要保证回充电池,这台发动机就不够看了。所以在既要又要的情况下,理想的馈电动力会大幅衰减,理想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在研制新的四缸增程器。第二个问题因为是不同形式的能量在转换的时候会产生损耗,所以这个的影响的不止是简单的说多一点油耗而已,影响动力系统的稳定(电机和发动机的功率要大致匹配),要想做好需要很高的调校手段,做不好故障率应该会很高(这个是猜测)。而且就算调校的很好,损耗也不会是0,只能说接近0故障低。所以大多数混动(插混)的发动机都是在馈电状态下直接驱动车轮,多余功率给电池补电。这一点个人认为理想技术路线选择错误,因为理想作为一个新车企,在没有经验积累(李想是做互联网的?)、成熟的供应链(成本高)、已量产(难转型)的情况下选择把一个过渡技术做成终极形态,挺赌的。而且他放上赌桌的筹码可不只是他自己的。
大聪明,你说的都对,每个月几千个买理想的都是傻子
多少电量算馈电?有用跑的时候不是在充电吗?馈电以后零百加速会降到几秒?
是的,基本是纯电的驾驶感受。相当于电车加了燃油充电宝。如果跑高速,在电量较高的时候直接使用燃油优先的模式,动力啊,油耗表现都会比较好。当然,你非要故意先把电耗完,让动力油耗表现变差,也是你自己的事情。
动力高的时候是不是用不了纯油模式?带我试驾的销售当时听我说想试油模式,特地换了一辆电量低的。
动力高也可以纯油,我估计销售理解的纯油跟你要的纯油不一样
@蘑菇队长丶:动力高的时候是不是用不了纯油模式?带我试驾的销售当时听我说想试油模式,特地换了一辆电量低的。
理想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发动机核心技术 作为增程器 东安的三缸可谓是油耗高 效率低 nvh差 奈何好的发动机主机厂是不会卖给理想这个很强进的竞争对手的 这就导致了理想one亏电油耗很高 而且 增程式没有发动机直驱 高速时候油转电再转动力的效率是不如直驱的 再加上车比较大风阻高 所以亏电高速油耗很高 这和一般的燃油车是相反的 所以大家更期待X01上的新晨动力会不会好一些 毕竟现款这个算是最大的短板和诟病了
我的看法和你一样,分析的很精准,理想最主要就是没有好的发动机核心技术,年底的X01希望能有大的改进。
如果比亚迪的骁云和刀片电池开始对外销售 那才是真正的利好啊~之前刀片电池就已经有这个迹象了 骁云的效率也高 是混动专用的
@希望4502291952032:我的看法和你一样,分析的很精准,理想最主要就是没有好的发动机核心技术,年底的X01希望能有大的改进。
无论当初选择的哪辆你都会后悔,喜新厌旧很正常
不是的,是对比下来觉得理想没有什么大的缺点,汉ev车机,底盘,和理想差的有点远
是卖了置换,打错字
@蘑菇队长丶:不是的,是对比下来觉得理想没有什么大的缺点,汉ev车机,底盘,和理想差的有点远
不只是油耗高,主要是长途高速后期没电提不起速度。
基本不会有人傻到把电开干,你选比亚迪,说明你无法理解。你是技术至上,不是体验至上,不在一个频道
一直用油开不行吗?我试驾的时候就是用油模式,也很平顺啊,加速也够用。汉ev的3。9秒我也就刚买车的时候开开,后面我都喜欢开雪地模式,平顺柔和,反正都比燃油车猛
搞这么复杂,干啥呢 直接上纯电的 七八年以内 不用再换车 蔚来系列 是不错的选择 100度电池已经有了 明年150度的也有了 续航1000 哪来的焦虑
目前没有啊,年初对比了一下最后选的汉ev
东北呢,不是还要考虑理想更划算,既省油了,也不担心电池因为天气续航问题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