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时前发布
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正式量产上车,首发搭载于全新车型(大概率是小鹏G7),后续也会逐步应用于其他产品线。 据了解,小鹏图灵AI芯片集成2个自研NPU及双图像ISP处理器,针对AI任务优化,支持本地运行300亿参数大模型,而且比英伟达Orin X等通用车规芯片提升20%,实现“一颗顶三颗”的效力,算力大约为700Tops,与英伟达最新的AI芯片Thor接近,算力利用率达100%。 目前看来,与长城紫荆M100、吉利星辰一号等国产芯片相比,小鹏图灵AI芯片在算力、大模型支持及多场景适配性上更具优势,支持端到端“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智驾,能够兼容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飞行汽车、机器人等多场景需求,除了应用于汽车领域,未来还会同步应用于小鹏的飞行汽车项目及AI机器人,实现“一芯多用”的生态布局,预计2026年还将推出支持L4级别低速场景的智驾车型。 在全球化上,图灵AI芯片2025年计划进入全球60个市场,其全球化适配已在香港启动测试。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图灵AI芯片的量产、上车意义重大,标志着小鹏逐步摆脱对英伟达等供应商的依赖,降低外部供应链风险,提升技术自主权。不过芯片研发投入巨大,需通过规模化装车摊薄成本,同时目前飞行汽车、机器人等新场景销量也是未知数,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商业化回报,以及应对国际巨头的技术挤压等,都是小鹏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