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都谈科技头像都谈科技头像

    都谈科技

    帕萨特车主·车龄1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2登录大师LV2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持之以恒LV2持之以恒LV2
    • 懂车智多星LV1懂车智多星LV1
    • 图文爆款大师LV3图文爆款大师LV3

    奥迪放弃改名计划的背后原因

    02-06发布于:奥迪A6L车友圈

    #奥迪为何放弃改名计划

    奥迪放弃其2023年推出的“奇偶数区分燃油车与电动车”命名计划,背后涉及多重复杂因素,主要包括用户认知混乱、中国市场特殊性、电动化战略不及预期以及资源协调问题等。以下是具体内容:

    奥迪原计划通过奇偶数区分动力类型(奇数燃油车,偶数电动车),但新命名规则引发广泛混淆。例如:

    车型定位冲突:原本代表轿跑的“A5”被用于取代燃油版A4,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A5L(原A4L换代车)与原有A5轿跑车型的定位。

    经销商压力:采用新规则后,经销商咨询量激增42%,其中23%的消费者直言“看不懂车型关系”。奥迪管理层承认低估了用户对原有数字序列的“锚定效应”。



    中国市场对奥迪全球战略至关重要,但新命名规则在此遭遇强烈抵触:

    A6L的“金字招牌”:奥迪A6L自1999年引入中国后,成为豪华行政轿车的标杆,销量常年领先。若改名A7L,不仅丧失“A6”蕴含的吉利寓意,还可能削弱品牌积累。

    南北奥迪的协调难题:一汽奥迪坚持保留A6L名称,成为全球唯一特例,导致命名体系无法统一。此外,南北两家合资公司同时生产A5L,进一步加剧产品混淆。



    奥迪激进电动化策略的挫败是命名计划撤销的深层原因:

    销量下滑:2024年奥迪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1.8%,电动车销量仅16.4万辆(同比降8%),远低于预期。

    管理层更迭与战略转向:前任CEO杜思曼的激进电动化路线被新任CEO格诺特·多尔纳否定,后者认为过度侧重纯电导致燃油车市场失守。命名规则的反复也反映出管理层对电动化节奏的重新评估。


    新命名规则的撤销带来显著的资源协调问题:

    宣传投入打水漂:一汽奥迪已为A5L投入大量营销资源(如2024广州车展发布),若改名回A4L,前期宣传将失效;若沿用A5L,则与全球规则冲突。

    车型规划混乱:已发布的A5L和即将上市的A6面临命名回溯难题,部分车型被迫维持新名称(如A5家族),导致数字序列出现“半改不改”的尴尬。


    奥迪最终选择回归字母数字组合的传统规则:

    统一分类标准:字母“A”和“Q”区分轿车与SUV,数字1-8代表车型尺寸,动力类型通过后缀(如TFSI、e-tron)标识。

    全球市场适应性:例如,汽油版A6命名为A6 TFSI,电动版为A6 e-tron,既保留经典名称,又清晰区分动力形式。



    奥迪的“改名风波”暴露出车企在转型中面临的共性挑战:如何在技术革新与用户认知之间找到平衡。正如大众集团CEO奥博穆所言,“变革需续写进化论,而非书写末日启示录”。此次调整虽造成短期混乱,但及时止损可能为奥迪在2025年的产品大年(如A6L e-tron、Q6L e-tron等新车发布)赢得更多市场信任。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