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条说的还算客观,确实需要关注。但375这事,过分解读了。首先小客观只有超员的问题,从没有查过超载。其次,相较于满载2000kg多的质量,比375高25kg 50kg,影响真有那么大吗?2.5%都不到,会造成很大的磨损?刹车距离延长1倍?甚至断轴?所以,作为说实话的车评人,应该更客观点。不能过分解读,最大载重小,是有影响,但不会有数量级的差别。
2000kg是包含车辆自重,这个是基础值,给个官方375kg,你多拉可以,平时没人查,但是假如在高速上出了问题,回头交警和保险公司都会从刹车距离等方方面面去判断你是否超载,这不是刹车受多大影响的问题,是车企偷工减料还把风险和责任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嫁的问题,卡着最下限,可以让整车强度都降低等级,这也是为啥国产车看着动力很强,但标称最高速度却很低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你可以干,但出了事儿是你自己的责任,因为我偷工减料还不承担责任,这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等和销购双方不平等
50kg,时速120kg你认为区别不大
不提具体车型,有毛用?!
这个数据每个车的配置参数里有,满载质量➖整备质量=多少,一目了然
鸡毛,我的皮卡栽种450,我拉过2顿,怎么说
@海天一色8345:这个数据每个车的配置参数里有,满载质量➖整备质量=多少,一目了然
只要符合最低标准也是合法,商业行为无可厚非,重点是如实,允许不同声音,市场自然会选择。我们的问题还是,法律更多还是保护车企,而不是消费者。试试哪天某个车企吹牛导致产品质量事故被起诉,法律让这样的车企付出很大代价时候,消费者权益才有保障
5个人,平均150斤,180斤的5人不配坐车吗
法律是底线
视频是好视频,但是我也没看懂是哪些车企有暗病。
“载重量”车辆的参数里都可以看到的啊,你用“满载重量”减掉“装备重量”就得出载重量了。貌似混动车型的“载重量”都比较低,毕竟拖着两套动力总成,还有个电池包。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