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换电的问题闹得似乎有些沸沸扬扬,从2月28日相关网站查询到特斯拉的工商登记信息发生变更,经营范围新增了“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之后,坊间有关特斯拉未来将会涉足换电领域的消息就甚嚣尘上。然而特斯拉最终还是出来进行了澄清,包括特斯拉副总裁陶琳也出来进行了解释,说明了特斯拉坚持走快充路线的原因。
也许特斯拉的这番解释并没有针对任何人,但是目前大家所熟知的走换电模式走得最为人所知的车企就是蔚来了,因此特斯拉的这番话似乎多少有些针对蔚来,因此在今天蔚来也针对特斯拉进行了一番回应。

在回应当中,蔚来的公关总监马麟说蔚来将会继续坚持换电技术,同时也说了蔚来会同时发展换电和快充技术,说明蔚来补能体系的出发点是“可充可换可升级”。“可充”和“可换”大家其实都比较容易理解,照着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可以了,那“可升级”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因为采用了可换电技术,蔚来旗下的车辆都可以不断升级电池,例如原先搭载70kwh电池的蔚来ES8(图片|配置|询价)也可以通过换电来换上100kwh的电池,从而达到续航里程增长的目的。

马麟还说蔚来将会从今年4月开始部署第二代换电站,第二代换电站最多储备13块电池,每天可以为312台车提供换电,而且蔚来计划到2021年底的时候这在全国建成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这么一看似乎蔚来的换电并没有特斯拉说的那些问题,甚至是一种“很美好”的方案,那么为什么这里面围绕换电还有这么多的争论呢?是蔚来错了还是特斯拉错了呢?

其实世间之事并不总是必须要有一方错误,就拿换电这个问题来说,蔚来和特斯拉其实一个都没有错。首先我们需要肯定的是,换电其实是一项“过渡技术”,就如同当年手机的可拆卸电池一样,如果充电的速度足够快,例如5分钟就能补能500公里的话,那么换电技术就完全没有必要存在,大家也没有必要针对这个问题讨论这么久。而且此前我们已经说过,换电技术的普及势必要制造更多的电池,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但是当下的车辆快充技术很明显是远远达不到我们的期待的,因此我们才需要换电这个“过渡技术”,而且从当下这个节点来看,相比快充,换电技术看起来“几乎完美”。那么这里面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其实说白了就只有一项,那就是“成本”。

世界上的多数事情都是要考虑成本的,如果不计成本,那么我们的生活水平可能会比现在更进一大步,然而对多数人和多数企业来说,不计成本并不现实。换电技术的普及意味着大量成本的投入,既有换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也有生产更多电池的生产成本,还有每辆车因为具备可换电技术而多出来的制造成本,这些成本最后都是要算到车价里然后摊到消费者头上的。
从特斯拉进入国内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旗下车型的售价是一降再降,这一点和特斯拉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做法以及马斯克本人的心愿都是保持一致的,那就是特斯拉并不想做一个“豪华车品牌”,特斯拉最大的希望是能够卖掉更多的车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就意味着特斯拉需要拼命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售价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而蔚来则不同,蔚来从一开始就想要做一个豪华电动车品牌,因此蔚来可以在产品和品牌上添加更多的额外附加价值,同时蔚来也需要提供更多的东西给消费者从而证明自身的“豪华品牌”属性。因此蔚来可以不计成本去建设换电站同时供其车主免费使用,而特斯拉则只能发展快充站同时靠收取较高的充电费用来维持自身在补能这一块的盈亏平衡。
品牌属性的不同造成了特斯拉和蔚来走了两条不同的路线,因此特斯拉和蔚来谁都没有错。但是目前来看,在家用车领域,也只有蔚来这样走高端路线的品牌适合建设换电站,而且这还需要企业有足够的魄力与恒心才能做好。

至于说换电站更适合什么类型的车,尽管换电站连续两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但是这绝不是为蔚来“背书”,我也依旧站陶琳女士,换电站目前其实更适合公交车以及出租车等车型的补能,对于家用车来说,即便蔚来到今年底能够建成500座换电站,对于出行范围广阔的消费者来说,这点数量依旧是不是那么够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