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除了特斯拉,美国为啥没有其它电动汽车品牌了?

    第十经济观察室头像第十经济观察室头像
    第十经济观察室2021-12-27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特斯拉,美国再没有什么靠谱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了。在电动汽车领域,感觉是暮气沉沉,行将就木,不似一个超级大国所为。

    这与1990(IT互联网革命)时代,美国初创企业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勃勃生机完全不同。

    为什么会如此?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美国初创企业也想搞电动汽车,但没有成熟的供应链支持;要知道,目前全球60%以上的电动汽车零部件,被我们中国掌握;大部分的锂电池生产、电机制造,以及锂、钴等稀有金属的精炼,都在中国。

    美国初创企业想要玩电动汽车,就要找中国供应链合作,这大大增加了合作成本:一是双方的沟通、交流,以及人员互动都非常不方便(特别是在如今的地缘政治大背景下)。

    二是美国初创企业始终无法低下高傲的头颅,真诚的和中国供应链合作。

    三是美国更希望打造本土供应链,更希望中国供应链企业主动去美国建厂,转移技术和产能。

    这显然是一厢情愿;电动汽车工业,是中国现在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制造,不可能在发展初期,就转给别人。

    所以,即使强悍如苹果,曾邀请比亚迪、宁德时代到美国建造锂电池厂,均遭拒绝。

    更何况一家小小的初创企业呢?

    第二,美国市场太小;2020年,美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不到,这样的市场规模,无法支撑得起众多的初创企业。

    现有的特斯拉,以及已开始转型电动汽车的通用、大众,已经让美国市场很拥挤了。

    而美国电动汽车需求太少,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还无法满足很多北美消费者的城际通勤、中长途旅行需求,美国公共交通不发达,很多中长途旅行,都需要自行驾车;这与国内电动汽车,满足城内通勤就行的状况,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则是美国电动汽车基建(充电桩)太差了,美国的基建水平和速度,大家都懂得。

    电动汽车基建越少,导致电动汽车续航越短;电动汽车续航短,美国消费者就更不愿意买电动汽车,处于一个低质循环之中。

    第三,则是因为美国三大传统汽车公司,长期以来对电动汽车忽视。

    虽然通用、福特没有像日本丰田一样,诋毁电动汽车,但还是采取了漫不经心的态度,一直痴迷于搞汽油发动机。

    当中国押注电动汽车成功,巨大的市场需求爆发后;通用、福特才觉得电动汽车大有可为,但终究后知后觉,没有起到为美国开发市场需求,以及培养供应链的作用。

    美国是一个传统汽车工业强国,也是其工业支柱之一;从1910年代开始,其汽车竞争力,就没掉出过第一梯队,如果在电动汽车工业领域落后了,那后果是什么?

    不敢想象。

    次阅读
    7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7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