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我们离全自动驾驶还有多远?特斯拉、小鹏的技术能用了吗?

    ai车说头像ai车说头像
    ai车说2023-04-02

    在谈到汽车自动驾驶时,小鹏汽车和特斯拉汽车是国内两家备受关注的企业。各自的自动驾驶产品都有落地车型。受制于法规制度的限制,目前自动驾驶产品未能全面铺开。那么这两家企业的自动驾驶已经进化到何种程度?我们离自动驾驶还有多远?

    国内激进的自动驾驶技术车企

    我们先看看国产自动驾驶走在前列的小鹏汽车。小鹏汽车自创立之初就对标特斯拉,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说是特斯拉坚定的追随者。其代表车型小鹏P7(图片|配置|询价)采用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即高度自动化驾驶(HAD),在某些情况下,驾驶员可以将车辆交给自动驾驶系统处理,由系统完成加速、刹车、超车等操作。适合应用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相对简单的场景中,可以理解为自适应巡航的高阶版本。在小鹏P7i的自动驾驶技术采用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准确感知周围环境,建立环境地图,在高精地图配合下做出适当的响应。从目前的测试进度来看,距离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交通情况、路面划线的要求较高,对雷达硬件的依赖度也还很高。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FSD)更加成熟。其开发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2014年,已经过快10年的研发历程。和国内自动驾驶产品严重依赖激光雷达的技术不同。马斯克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既然人类能够利用眼睛和大脑驾驶汽车,那么只要给汽车配置视觉设备和运算系统,汽车应该也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方案对算法要求很高,通过底层硬件以及高精度地图、多传感器融合和神经网络算法实现无人驾驶。在技术上已经达到L4以上的自动驾驶水平,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控制权要求交给车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特斯拉FSD即使在无路面线的乡间路面也能够自动驾驶,在不靠激光雷达的辅助下能做到这样的水平,特斯拉无人驾驶技术更像是一个越来越聪明的车载人工智能司机。

    特斯拉还计划将该技术应用于出租车和Ride-hailing服务中,进一步推动无人驾驶的发展。但是,不管是小鹏P7还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都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在国内北上广深下班高峰复杂的路况环境中,对车辆的算力极高,对可能会遇到交通信号灯或者行人等障碍物识别错误的情况。同时,在恶劣天气或者狭窄的道路行驶时,自动驾驶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近段时间出现的“墓地幽灵”和“高速人追车”的识别检测问题都凸显出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对环境的识别能力还未完善!

    自动驾驶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目前卖的如火如荼的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就公开说过,比亚迪会把自动驾驶当成是辅助功能来使用,他认为从车企的角度出发他们的责任是保证车辆驱动、制动、转向等各个系统功能正常、安全,特别是当车辆发生事故时能够很明确的区分和落实是系统的问题还是人为的责任。可以看到在自动驾驶技术开发过程中,正式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尚未完全建立和公示,这可能使得比亚迪等企业在不确定的政策环境下谨慎行事。

    最后的话

    自动驾驶技术是一个非常复杂而进展缓慢的领域,需要厂商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长期投入。作者认为该项技术需要智慧城市、智慧天眼、车机互联等技术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够完全实现商业化运用,而这又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等众多问题。在当前环境下靠提高算力和升级车辆智能程度是不得不选的方法。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