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记者 王旭光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量、质双升”,带动机动车拍卖“绿色”指数迅速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纯电动车拍卖成交8.57亿元,占成交总量的4.66%。纯电动车市场份额的上升,表明新能源二手车有望成为汽车流通市场新的增长点,并成为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换道超车”的重要支点。
日前,2023首届中国机动车拍卖行业大会专题论坛聚焦“新能源汽车拍卖”,从市场增长热点、电池回收利用、车辆处置服务需求等维度为机动车拍卖行业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着力挖掘助推机动车拍卖行业的“新能源”与新动力。
《2022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2022年,纯电动车辆总计成交3.01万台,成交额8.5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9%;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总计成交0.99万台,占市场总量的1.54%,成交额6.52亿元,占市场总额的2.39%。数据表明新能源二手车正逐步成为汽车流通市场新的增长点。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车委会秘书长余锦生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正如中拍平台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勇所述,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升温,新能源车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将逐渐提升,续航里程将进一步延长,使其在二手车拍卖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而政策的支持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二手车拍卖的“老兵”,唯普汽车副总经理吴振飞认为,相比于已有较成熟的传统燃油车拍卖体系,新能源车的拍卖体系还有待完善和发展,需要形成统一的三电系统查验标准,提升电池的质保延保服务,通过搭建一体化的二手车交易平台实现新能源车的全国流通。
除整个拍卖过程中标的的“绿色化”,拍卖企业独有的“绿色化”同样不可忽视。北京恒泰博车网络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世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博车网自带“绿色基因”,一是作为机动车拍卖平台,通过线上拍卖的方式提高流通效率,加速二手车流通,促进二手车物尽其用;二是博车网更专注于机动车拍卖中的事故车拍卖,对于可修复机动车,会提高拆车件的使用率进行维修,更好地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三是制定了企业级《不可修复事故车标准》,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研判,把损伤严重的车辆面向拆解企业拍卖拆解,将车辆拆解后的可利用零部件进行循环再利用;四是通过线上拍卖,减少会员到现场竞价频次,实现无纸化办公,并推出“送车上门”服务,减少了碳排放。
随着新能源车大量涌入拍卖行业,今年,博车网开设了新能源车拍卖专场,聚集了更多对新能源车感兴趣的会员参与。吕世民认为,拍卖企业是一手托两家的服务企业,而服务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沟通、交流、探索才能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专场拍卖会让资源更加聚集,拍卖更加聚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为二手车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二手车拍卖作为一种创新的交易模式,将在新能源时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透明、高效、多元化的交易环境,新能源二手车拍卖市场有望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赵勇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