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看5月份新能源车型的销量榜。
第一张是国产品牌的,我们可以看到5月份国产品牌新能源前十名合计销售约25.6万辆,可以说数据是非常之亮眼,排名第十的问界M9销售量也达到16462辆。

接下来我们看合资品牌的:

合资品牌5月份新能源前十名总共销售约3.7万辆,单车型最高的为大众ID.3(图片|配置|询价),销售6743辆,到了第十名就少的可怜了,897辆。接下来我们再细分一下,根据不同能源的类型,看看国产与合资的对比:
首先是纯电板块:

国产纯电前十名

合资纯电前十名
其次是插混车型:

国产插混车前十名

合资插混车前十名
最后是增程,合资品牌基本没有布局增程车型,所以没有销售数据,以下是国产车型数据。

国产增程车前十名
我们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相比国产动不动上万几万的销量,合资品牌的销量可以说是杂牌中的杂牌,在市场上毫无存在感,曾经在消费者中神一般存在的大众本田丰田,在新能源上的表现也差强人意,一起沦为国产品牌的背景板;那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强大的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就成了杂牌呢?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一、合资品牌普遍认为真正的新能源时代并没有到来:
他们认为,带一个大电池的新能源车,并不是真正的新能源,更像是毫无技术含量的大玩具,根本不需要也不值得在这个方面投入太多的资源。这也是欧美车企主动暂停电能车型研发的原因,也直接导致国内市场推广的严重滞后。
二、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有着非常重的燃油味:
合资新能源给人感觉就是新瓶装旧酒,燃油车的印记深深的刻到了新能源车型上,审美上毫无新意,而国产品牌因为是轻装上阵,所以整个产品的设计理念就好很多,更新更时尚,更加符合消费者的期待。
三、没有享受到国内政策的支持红利:
国内连续多年从车企补贴、消费购置税等多个维度进行支持,使得新能源市场呈现快速井喷式的发展,而合资品牌因为步调的严重滞后,显然没有享受到这一波红利。
四、国产新能源车品质确实做的优秀:
从蔚小理开始,国产的新能源车品质相比燃油车时代可以说是大跨越的提升,更低的价格(15-25万为主)+超强的用料(铝合金、双叉臂、空气悬架、电磁悬架)+超强的智驾(毫米波、激光雷达、城市高速领航智驾)三方面组成超强的产品竞争力,而合资品牌做新能源车,还停留在麦弗逊、冲压钢板、L2级辅助驾驶这个层面上,定价还不便宜,你说消费者怎么会选择你?
综上四个原因,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卖的差是必然的结果,企业对新能源三个字不同的理解,映射到战略布局上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国产阵营产品力不断的进步和超越,最终造成主牌与杂牌瞬间倒置的局面;当然,市场的形态最终怎么走,也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印证,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关心好当下,买到最适合自己的车即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