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极氪CEO反思,理想带头让利,价格战欠老车主的债该还了?

    路咖汽车头像路咖汽车头像
    路咖汽车前天 16:41

    4月15日晚,有至少5新车发布会如期举行,沃尔沃全新XC90、极氪007GT、小鹏2025款X9、广汽本田P7等。

    在发布会上,极氪CEO安聪慧宣布,极氪面向老用户推出增换购权益。极氪品牌新车首任车主下定极氪007GT可享现金优惠。极氪老车主的终身质保等权益,也可转移至新车上。

    同一天,没有新车发布会的理想推出了“终身质保接力计划”,理想ONE首任车主的整车终身质保权益可以转移到新购的理想新车上。

    有车主留言称,理想ONE车主在过去这两年非常憋屈。智能驾驶没有更新就算了,车机地图连解除充电站地锁都没适配,还得手动操作。“这波接力计划虽说不如直接现金来的实惠,但诚意还是可以的。”

    事实上,当车市进入“换代速度堪比手机,新车降价还增配”的时代,几乎每一个购买新能源车的老车主,都能体会到被“背刺”的痛。

    在过去的一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46%。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存量用户一年就会增加1000万。当新能源车企感受到挖掘新用户的压力,也就能回味出老车主的好。

    不过,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过去几年,车企为了销量份额不断打破底价频繁换代所欠下的债,到了要还的时候了。

    集体还债 老车主开始被看见

    就在4月15日晚,广汽本田P7正式上市,售价为19.99万元起。在此之前,先一步上市的“姊妹车”东风本田S7因较高售价而遭到“群嘲”。

    广汽本田P7发布当天,东风本田官方宣布,东风本田S7售价调整,由原本25.99万-30.99万元的售价区间,调整为一口价19.99万-24.99万元。官方还表示,已购车的用户可以退差价、补礼遇。

    总之,在制定价格政策的时候,就把老车主纳入考虑范围。这在过去,并不多见。

    前不久,在2025款问界M9正式亮相。不用于以往行业惯例,鸿蒙智行官方宣布会为20万问界M9老车主提供原厂硬件升级方案,同时智驾系统以及鸿蒙座舱也会同步更新新款特性。4月10号,零跑发布公告称,高速智能领航辅助(NAP)功能免费开放,已付费开通的将退还费用。

    看多家车企的动作,老车主不如X,在2025年似乎要成为历史。

    在发布接力计划后,理想成为首个新势力中首个推出该政策的车企。对车主来说,终身质保权益的经济价值大概是多少?参考特斯拉的延保价格,大概在2万元左右。今年,理想首款纯电SUV—i8、i6将推向市场,这波“接力计划”的动机也非常明确,那就是鼓励老车主换购或者增购理想的新车。

    自2019年4月,理想发布首款车理想ONE。当年在发布会上,李想在台上说,“感谢大家对新企业的信任,前2000位车主终身质保。”如今,5年时间过去了,理想ONE车主也到了可以换车的时间节点。

    “既然五六年就会换车,那终身权益有几个人能用得上?还不如学隔壁蔚来放弃终身质保就有购车优惠来得实在。”一位理想ONE车主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

    “蔚来只对老车主好,理想只对新车主好。”这曾是互联网上的一个段子。2023年,价格战激战正酣的时候,蔚来通过取消终身免费换电与终身质保等权益来变相降价。车主和资本市场都给了积极的反馈,销量也随之大涨。

    当降价增配成为这几年的趋势,如何不背刺老车主,已经成为一门学问。小鹏全新G6、G9前不久上市发布价格后,有车主吐槽称,2023年花了25万多入手的小鹏G6,不到两年降了快十万。

    4月15日晚,小鹏2025款X9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元,与2024款一致。老车主可以免费升级隔音套装,零重力座椅、流媒体内后视镜等硬件需要付费升级。

    此外,小鹏G6和G9的老车主,也可以付费升级电动遮阳帘等配置。而这对于那些本来就觉得自己买贵的老车主来说,很难说是一种补偿。

    智驾补课,有人选择“老实”

    车企在销量大于一切的时候落下的功课,不光是背刺老车主。

    去年8月,极氪将2025款极氪001和007的智驾系统由mobileye切换成英伟达方案,由于距离2024款车型发布仅仅过去了5个月。且老款车型无法通过硬件上的升级,切换成英伟达芯片的浩瀚智驾系统,引起了老车主的强烈不满。

    在昨晚极氪007GT的发布会上,安聪慧表示,新车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是有惊无险还是遗憾终生,激光雷达提前感知的这关键100米”疑似是在指向前不久的智驾事故。该事故带来的连锁反应还有,全国多地的高速公路上都设置了“谨慎使用辅助驾驶”的提醒。

    事实上,在今年年初比亚迪掀起了全民智驾的浪潮后,“高阶”智驾已经成为新车标配。过去在20万以上的车型上才有的功能,现在被下放到了15万甚至10万内的车型上。

    毫不夸张地说,当高阶智驾成为白菜价,如果一个新车没有“端到端”的技术,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然而,这真的是他们的真实水平吗?

    一位自动驾驶从业者在与路咖汽车的交流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有的车智驾芯片算力都不到100TOPs,就敢说自己能做‘端到端’,能做城市NOA。先不说软件水平如何,硬件都达不到,上路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

    在闹得沸沸扬扬的智驾事故后,不带激光雷达的纯视觉智驾方案,在安全上限上再度引起业界讨论。有汽车门店的工作人员反馈,近期有多个潜在客户,临时改成了带激光雷达的车型。甚至也有车企,因为最近的智驾风波,还选择重新定位自己的新产品。

    有消息人士向路咖汽车透露,某头部新势力即将发布的新车,砍掉了低配版本的纯视觉方案,改为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总之,不管是在宣传上,还是在技术路线上,车企开始审视自身的智驾水平,并选择更为稳妥的方案。

    对于一个新的事物,一定是宣传走在前面,法规却都在后面。就如同每一条安全准则的制定都是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车企之所以愿意主动去补智驾的功课,也是这个道理。

    虽然每一家新能源车企都把“用户型企业”放在嘴上,但是当销量大于一切的时候,它们要么主动要么被动地背刺车主。但丢出去的回旋镖最后还是会打中自己,尤其是当中国车市已经进入存量时代,增购与换购人群是销量主力的时候,不经营车主口碑的企业能走多远?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