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合资品牌40年——伴你成长的那些车(30):上海大众 高尔

    车轮下的时光头像车轮下的时光头像
    车轮下的时光2024-12-05

    在20年前,上海大众曾经短暂的推出过一款入门级别的两厢小车,它和此前已经国产的Polo大小相仿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名叫高尔(Gol),却和中英文名字都多了一个字的高尔夫(Golf)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又是怎样一台车呢?

    大众高尔(Gol)实际上是大众公司旗下的一款在大众巴西公司生产的,主要面向拉美市场的入门级轿车。常见的车型有两门和四门版本的两厢轿车,两门和四门版本的旅行车和皮卡版,还曾经短暂的出现过四门版的三厢轿车。虽然仅为入门级别车型,但是大众高尔在它的原产地巴西创造了从1987年起连续27年夺得最畅销车型的记录。除了拉美市场,高尔Gol还在北美、南非、埃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上销售,在不同地区Gol还有不同的名字。

    高尔G1:

    1980年,大众在巴西发布了全新的车型——Gol,在早期生产的高尔上你还能够看到大众独特的水平对置风冷发动机,只不过和之前传奇的甲壳虫车型不同的是,Gol使用了前置发动机的结构,独具特色的是这台发动机采用了纵置布局。这源于大众南美市场上特有的BX平台,而BX平台则源自于更早的大众/奥迪B1平台,这个B1也就是第一代帕萨特和奥迪80上使用的平台。

    高尔G1

    初代的高尔提供了水平对置1.3L、1.6L汽油发动机;直列四缸的1.0L、1.5L、1.8L和2.0L汽油发动机及1.6L柴油发动机,其中1.8L和2.0L两款发动机分别搭载在了运动版的GT/GTS和最强动力版本的GTI车型上。在同期的北美市场上,大众引入的是巴西大众生产的Gol三厢版本和旅行车版本,并重新命名为大众Fox,所有车型统一搭载1.8L汽油发动机。

    车辆基本参数(两厢版):

    车长:3,810mm

    车宽:1,600mm

    车高:1,363mm

    轴距:2,358mm

    高尔G1

    高尔G2:

    第二代高尔在1994年上市,在这代车型上大众沿用了上代车型的BX平台,加大了车身尺寸和轴距,引入了新的4气门发动机,同样提供两门/四门、旅行车/皮卡等多款车型,这代车型与其说是换代,倒不如说是此前车型的改款。

    高尔G2

    高尔G2

    高尔G3:

    1999年发布的高尔G3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第二代高尔(G2)的一次大改款,主要的改动在外观样式,前后的造型与同时期的大众捷达(第四代),帕萨特(第五代)保持了风格上的一致。上海大众引入国产的也正是这次改款后的车型。

    高尔G3

    高尔G3

    国产高尔

    2003年2月28日,上海大众国产的高尔正式上市,先期上市的为两门款的导入型、基本型和舒适型三款,售价从7.5万元到9.83万元。高尔的国产使上海大众在桑塔纳系列、帕萨特和Polo之后,首次拥有了能够填补10万元以下市场空白的经济型车。

    国产高尔上市

    车辆基本参数:

    车长:3,895mm

    车宽:1,648mm

    车高:1,415mm

    轴距:2,468mm

    整备质量:1010-1050kg

    前悬架:麦佛逊式

    后悬架:扭力梁式

    国产高尔两门版

    动力方面,国产高尔所使用的是一台1.6L排量的4缸2气门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64kW,最大扭矩128N.m。这台发动机也是桑塔纳出租版车型上曾经使用过的,全系车型均搭配一台5速手动变速箱,0-100km/h加速时间为13.2s,最高车速171km/h。从动力系统不难看出高尔的整体定位较低,使用成熟动力系统的主要目的还是降低成本。

    国产高尔两门版

    高尔上市之后的市场反馈充满了各种声音,有些人欣赏两门版带来的新鲜感,但更多的是质疑上海大众推出的这款经济型车的诚意。如果只看售价,很多人会对一台只有7.5万元的大众轿车充满期待,但是看到配置,最低配的导入型就连最基本的制冷空调、收音机都没有,更不用说ABS,气囊之类的配置了,最高配的Gol也只是增加了ABS、双安全气囊、2喇叭、单碟CD,没有天窗、真皮座椅、自动挡等配置,看到这里相信所有人都会一时间难以接受。这直接导致了最低配的两门导入型这款车无人问津,基本型和舒适性还能勉强吸引一部分客户的关注。

    国产高尔两门版

    好在已经进入中国市场20年的大众能够迅速反应,先是推出了加装空调的导入版II车型,紧接着又在半年后的8月推出了四门版车型,而且在四门版车型上直接取消了最低配置的导入版,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高尔在消费者眼中低价低质的形象。

    国产高尔四门版

    国产高尔四门版

    国产高尔内饰

    高尔G4:

    回到高尔的老家巴西,2005年巴西大众对第二代高尔进行了第二次改款,这次改款的重点还是在外观上,而高尔G4的生产一直延续到了2013年。

    高尔G5-G8:

    2008年巴西大众的第三代高尔上市,新一代车型不再沿用老旧的BX平台,而是采用了大众的PQ24平台(与大众Polo共享)打造,整体技术水平提升较大并且在第二代车型上取消的三厢轿车版本恢复生产。动力方面配备了1.0L和1.6L两款汽油发动机并首次在高尔上搭载了自动变速箱。第三代高尔在2012年、2016年和2018年进行了三次外观的改动(G6/G7/G8),整体造型和国内市场同期以PQ24平台加长改造来的捷达/桑塔纳十分接近。

    高尔G5

    高尔G6

    高尔G7

    再回到国内,实际上21世纪最初几年的汽车市场还是一个品牌和产品相对匮乏的市场,定位入门的高尔本应该凭借“性价比”获取客观的市场份额,但最终高尔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短短4年时间便匆匆停产且没有换代车型出现。高尔这一车型的遇冷客观上给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很多启发与思考:

    1. 首先是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车?高尔的定位是一台面向普通家庭和年轻人的、价格亲民的入门两厢小车,乍一看这样的定位似乎没有问题,不过仔细一想这其中却存在着很多矛盾:20年前购车用户中绝大部分还是家庭首次购车,两厢+两门版的车型压根就不在这些用户的考虑范围,后期推出的四门版车型的空间也很局促。再考虑到低配置的高尔虽然价格低,但也同样缺少了很多应有的配置,比如导入型配置上缺少的空调和收音机,而高配车型的售价又和Polo十分接近,所以这样的车型很难有家庭购车用户会去选择。

    国产高尔内饰

    2. 其次是年轻客户群体有多少?如今的90后甚至00后购车已经相当普遍了,而在21世纪初,20岁+的年轻人购车人群是少之又少的。即使是年轻客户群体,高尔的2门造型其实也只是表面上的新潮。落后的动力和平台技术,朴素的内饰风格和简陋的配置实在难以打动年轻客户群体。配置低可以后期改装,改装文化也确实在一段时间红火了一阵,但是有没有想过真正购车的客户有多少人懂得改装?愿意改装?去什么地方可以改装?改装需要花多少钱?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高尔车型“毛坯房”的劣势放大了。

    国产高尔内饰

    3. 所以不得不说从高尔这个车型“迷失”的客户定位上看,高尔从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不如人意并不出乎意料,新潮时尚和价格便宜两大特点反而成为了劣势。两门版的受挫到后期四门版的上市实际就是上海大众亡羊补牢的过程,同样也是大众自进入中国之后为数不多的试错的过程。不过好在高尔的水土不服只是暂时的,上海大众随后推出的本土化车型朗逸则把“因地制宜”这四个字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属于朗逸的故事即将开始。

    国产高尔两门版的后排侧窗

    多彩的外观曾经是高尔的卖点之一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抖音同名账号分享更多汽车故事。

    次阅读
    3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