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合资品牌40年——伴你成长的那些车(31):东风风神 蓝鸟

    在2024年的最后几天,一条汽车行业的新闻迅速占据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日本的两家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于12月23日在东京共同宣布,双方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虽然距离最终的结果还有很长时间,但如果真的得以实现,新的集团公司将共同运营这两个品牌,并且会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受到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冲击而销量利润均大幅下滑的这两个品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也曾经都拥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也曾经都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

    本田和日产即将走到一起

    这其中的日产虽然不是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国产的日本汽车品牌,却是第一家突破100万年销量的日系合资品牌。从2015年起,东风日产年销量连续7年突破100万辆,超过了老对手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在合资国产后,东风日产先后推出了多款车型,这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成为了热销甚至同级别的标杆车型。如果回顾东风日产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东风日产合资公司正式成立之前,东风便已经开始通过其他途径生产日产的轿车了,这款车便是本篇文章的主角——蓝鸟。

    日产蓝鸟车型的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达特桑(DATSUN)系列车型上。最初的“Bluebird”字样出现在了1959年发布的Datsun 310系列车型上,310车型延续自日产汽车1955年发布的全新的110系列轿车和1957年改款的210系列轿车,这一系列车型也被看作是后来著名的蓝鸟Bluebird车系的前身。

    Datsun 310

    达特桑(DATSUN)可以看作是日产汽车的前身,是由多个不同的公司合并发展而来,这其中包含了鲇川义介于1910年在日本福冈县远贺郡的户畑町创办的户畑铸造有限公司、桥本増治郎于1911年创办的快进社汽车工厂和大版的实用汽车制造公司等。1931年户畑铸物旗下的DAT汽车制造公司推出了第一辆DATSUN牌汽车,取名DAT SON,名字中的DAT是由三位合伙人名字的首字母缩写而成:田健治郎(Den Kenjiro)、青山太郎(Aoyama Rokuro)、竹内孝太郎(Takeuchi Meitaro);SON则含有三个人的儿子的含义,不过由于SON的日文读音意思不好,容易联想到“损”,因此改为太阳的SUN。1933年户畑铸物创立汽车部,随后由鮎川义介成立的持股公司、日本产业与户畑铸物出资,于12月26日成立汽车制造公司,并在1934年变更名称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鲇川义介

    Datsun 110

    Datsun 110于1955年正式发布,车身尺寸和发动机排量都符合当时日本政府的法规限制,整体尺寸相当的“迷你”,发动机使用了一台排量为860cc的直列四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18kW(约合25马力),搭配一台4速手动变速箱。除了常见的轿车版本以外,110系列还有旅行车版本和衍生出的120卡车。

    Datsun 110主要参数:

    车长:3,860mm

    车宽:1,466mm

    车高:1,540mm

    轴距:2,220mm

    整备质量:890kg

    Datsun 110

    Datsun 210

    210车型是基于110车型的改良款,于1957年面世。新车型整体尺寸和造型保持不变,在入门版本上保留了此前25马力发动机,后续车型则换装了改良版本的0.988L发动机,最大功力提升至34马力,另外后尾灯和后窗造型也有调整。这款车型还是日产公司首款出口到美国市场的车型,在出口车型上换装了排量更大的1.2L发动机作为动力,最大功率达到了35kW。值得一提的是210系列车型还是台湾裕隆汽车成立后引进制造的第一款乘用车。

    Datsun 210主要参数:

    车长:3,860mm

    车宽:1,466mm

    车高:1,536mm

    轴距:2,220mm

    整备质量:925kg

    Datsun 210

    Datsun Bluebird 310

    1959年亮相的310车型被命名为Datsun Bluebird 310,Bluebird蓝鸟车型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与上代车型的小修小改不同,310系列是全新设计的车型,共分为了三种型号:1960年投产的310车型、1961年投产的311车型和1962年投产的312车型。新的310车系采用了1.2L的日产“E”型发动机作为动力,搭配3速手动变速箱。凭借更大的车身和乘坐空间以及更充沛的动力,310车型得以成功的批量出口到欧洲市场,而在台湾市场上裕隆制造的版本被命名为了蓝鸟704。

    Datsun Bluebird 310主要参数:

    车长:3,915mm

    车宽:1,496mm

    车高:1,470mm

    轴距:2,280mm

    整备质量:900kg

    Datsun Bluebird 310

    Datsun Bluebird 410

    1963年,Datsun Bluebird车型再次迎来了换代,新的410系列正式上市。这次换代车型由宾尼法利纳公司主持设计,拥有四门轿车、五门旅行车和双门轿车以及衍生出的皮卡版车型。车身尺寸进一步加大,动力系统使用了1.0L、1.2L和1.3L发动机,搭配3速、4速手动变速箱。此外日产还以410车型为基础打造了蓝鸟SSS赛车并参加了蒙特卡洛拉力赛,赛车上使用的是一台1.6L发动机,能够输出66kW的最大功率,在出口美国的车型上同样搭载了这款发动机。这代车型在台湾裕隆生产的版本被称为了705,并且日产开始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组装生产。

    Datsun Bluebird 410主要参数:

    车长:3,995mm

    车宽:1,490mm

    车高:1,415mm

    轴距:2,380mm

    整备质量:915kg

    Datsun Bluebird 410

    Datsun Bluebird 510

    蓝鸟510系列在1967年推出,包含了两门和四门轿车、五门旅行车和两门轿跑车多个版本,这代产品仍然在车身尺寸及动力系统进行了常规的升级,动力系统使用了1.3L、1.6L两款发动机,在最顶级的DeLuxe版本上搭载的还有一台1.8L发动机并且提供了自动变速箱。

    Datsun Bluebird 510主要参数:

    车长:4,120mm

    车宽:1,560mm

    车高:1,402mm

    轴距:2,416mm

    Datsun Bluebird 510

    Datsun Bluebird 610

    1971年发布的610系列达特桑蓝鸟的整体风格更加现代流畅,依然提供了四门轿车、五门旅行车和两门硬顶轿跑车等型号,当然还包括了衍生的轻型货车。动力方面的提升也很大,610上搭载了1.6L(70kW)、1.8L(72kW)直列四缸发动机,美国市场上还有一款排量更大的2.0L发动机,此外在顶级的SSS车型上,日产还为610提供了一台2.0L直列六缸发动机作为动力。变速箱方面使用的是四速/五速手动变速箱和三速自动变速箱。

    Datsun Bluebird 610主要参数:

    车长:4,215mm

    车宽:1,600mm

    车高:1,415mm

    轴距:2,500mm

    整备质量:1,035kg

    Datsun Bluebird 610

    Datsun Bluebird 710

    在610车型上市两年之后的1973年,日产在610车型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款尺寸更小的车型,以满足细分市场和销售渠道的需求。虽然这并不是Datsun Bluebird车系中正统的换代车型,但是日产仍然将它称为了Datsun 710(北美市场)、Datsun 140J/160J或者Datsun Violet(其他市场)。

    Datsun Bluebird 710

    Datsun Bluebird 810

    810系列达特桑蓝鸟于1976年上市,这才是Bluebird 蓝鸟系列车型在610之后的真正换代车型,动力系统和外观造型风格基本还是沿用自上代车型。提供了四门轿车、五门旅行车和两门跑车的款式。在海外市场,810系列以Datsun 160B/180B/200B和Datsun 810之名继续开拓市场,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200B甚至一度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轿车,北美市场的车型上还提供了一款2.4L直列六缸发动机作为动力。

    Datsun Bluebird 810主要参数:

    车长:4,260mm

    车宽:1,631mm

    车高:1,389mm

    轴距:2,500mm

    整备质量:1,084kg

    Datsun Bluebird 810

    Datsun Bluebird 910

    1979年上市的910蓝鸟是日产Datsun 以X10系列数字命名的最后一代蓝鸟,并且也是最后一款后轮驱动的蓝鸟轿车。从车身尺寸到动力系统的搭配以及悬挂形式来看,910都与810系列保持一致,依旧提供了四门轿车、五门旅行车和两门跑车供选择。但这代车型外观的变化非常明显。910蓝鸟的车身线条更加现代化,更多的采用了简洁的直线条设计。

    Datsun Bluebird 910主要参数:

    车长:4,350mm

    车宽:1,650mm

    车高:1,400mm

    轴距:2,525mm

    整备质量:1,130kg

    Datsun Bluebird 910

    Bluebird U11

    从1983年发布的U11车型开始,蓝鸟轿车的名字里不再有Datsun的字样,开始采用更加现代化的前轮驱动布局,并且不再提供两门款式的车型。外观设计上U11保留了910系列上直线条的风格,动力方面提供了1.6L、1.8L和2.0L多款直列4缸发动机以及2.0L排量的V6发动机作为动力,其中的1.8L和2.0L还可以匹配涡轮增压器;在欧洲市场还额外提供了2.0L的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这代产品在台湾地区市场生产的版本被称为了裕隆蓝鸟921。

    Bluebird U11主要参数:

    车长:4,360-4,500mm

    车宽:1,690mm

    车高:1,370-1,430mm

    轴距:2,550mm

    整备质量:1,080-1,215kg

    Bluebird U11

    Bluebird U12

    1987年诞生的U12蓝鸟从外观来看不再是此前方方正正的造型,增加了不少弧形线条和流线型的设计。动力方面日产为这代蓝鸟搭载了1.6L、1.8L和2.0L三个排量的四缸汽油发动机和2.0L柴油发动机。这代车型虽然在各方面都有改进,但无论在传统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还是东南亚市场都没能获得成功,销量反倒比前代车型有所下滑,这一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后日产开始走下坡路的不利局面。

    Bluebird U12主要参数:

    车长:4,570-4,590mm

    车宽:1,700mm

    车高:1,370mm

    轴距:2,550mm

    整备质量:1,265kg

    Bluebird U12

    Bluebird U13

    1991年在日本发布的U13蓝鸟相比于上代从里到外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常巨大,首先是外观更加的圆润,其次车内的整体配置也更加豪华,高配车型上甚至搭载了ANC主动降噪技术。动力系统沿用了1.6L、1.8L和2.0L发动机,并增加了一台2.4排量的直列4缸汽油发动机用于澳洲市场和北美市场。北美市场的蓝鸟在这个时候被重新的命名为了Altima U13,这也是现在北美版日产天籁的前身。同时也正是这一代蓝鸟的SSS版,成为了日产进入中国生产的第一款日产车型。

    日本本土U13 ARX版

    日本本土U13 ARX版

    Bluebird U13主要参数:

    车长:4,585mm

    车宽:1,695mm

    车高:1,405mm

    轴距:2,620mm

    整备质量:1,070-1,370kg

    日本本土U13 SSS版

    日本本土U13 SSS版

    蓝鸟来到中国,这背后不仅仅是东风和日产两家公司的合作,其实还有另两家公司——京安云豹和台湾裕隆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仍被称为花县的广州花都迎来了转型为大规模汽车制造基地的第一步,由花县外经贸总公司、公安部下属的京安集团以及花县民营企业家共同投资于1992年成立了京安云豹汽车公司。云豹汽车当年主要是面向公安系统的客户利用CKD散件进行组装,生产的车型主要以日产的蓝鸟、公爵、途乐等为主。

    京安云豹组装的日产途乐Y60

    然而同当时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汽车制造厂类似,京安云豹并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生产也完全依赖零件组装。在当时轿车生产受到国家政策管控十分严格的情况下,一无技术二无政策扶植的京安云豹可谓是举步维艰,并且由于牵扯进了走私案件,企业欠债高达23亿元,已是资不抵债,走到破产边缘。不过京安云豹所拥有的完整的冲压、焊接、喷涂和总装生产线和每年两万辆产能的生产能力则是后来能够和东风合作难得的优势条件。

    京安云豹组装的日产中巴车

    与此同时的东风汽车与雪铁龙公司合资的神龙汽车刚刚成立,公司也刚从“二汽”更名不久,不安于现状的东风将目光瞄准了改革开放前线的广东。一方面东风于1992年成立了南方事业部,开始集中力量准备在广东开拓新的机遇,另一方面1999年8月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发改委批准东风汽车公司用存量资产生产轿车项目。这样一来,东风汽车拥有了第二张轿车生产目录的资格,可以筹备组织2.0L的轿车生产项目。

    1999年9月,东风公司开始筹备风神汽车项目。同年10月,完成项目立项工作。11月25日,东风汽车公司、广州京安云豹汽车有限公司、广州武田企业有限公司在北京与日本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签署《风神7200系列轿车技术许可及相关问题基础协议》(这里面的风神7200即后来的风神蓝鸟),获得日产公司的产品许可和技术支持;12月25日,东风与京安云豹、广州武田三方正式签署合营公司章程。

    京安云豹组装的日产蓝鸟U13,型号为YB7200

    京安云豹能够和东风走到一起,背后还多亏了花都区政府的努力,毕竟在当时的广东省内,深圳、珠海、佛山、惠州等地都纷纷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吸引合资公司来本地投资项目。最终能够打动东风的重要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京安云豹所拥有的生产能力。

    京安云豹留下的厂房

    2000年2月,风神公司完成在深圳的注册登记;3月,上报合资生产风神7200系列轿车项目建议书;东风襄樊轻型客车厂完成改造,进行风神7200轿车试生产;3月25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风神汽车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东风汽车公司占60%,广州京安云豹汽车有限公司占30%,广州武田汽车有限公司占10%。2000年4月26日,风神公司生产的2.0升风神蓝鸟I号轿车在襄樊轻型客车厂投产。当年累计销车2560辆,盈利5000万元,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当年盈利”的业界奇迹。

    第一代风神蓝鸟

    2000年5月,台湾裕隆又通过增资扩股成为深圳风神的新股东,东风汽车公司、京安云豹和台湾裕隆分别持股45%、30%和25%。裕隆的加入首先扩充了风神的技术实力,毕竟投产的风神7200就是来自台湾裕隆版的日产蓝鸟,并且裕隆也有实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其次东风和裕隆背后的股东日产也将以此为起点,为日后双方的直接合作打下了基础。

    2001年7月,风神汽车有限公司第10000辆轿车下线。

    2001年开始,风神与京安云豹的关系由代工变为托管,由风神团队管理云豹。与此同时,京安云豹因涉嫌了走私和偷漏税等案件债台高筑,企业负债高达20多亿,已经走到了破产的边缘。面对此种局面,风神公司首先收购了京安云豹的最大债权人——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了京安云豹最大债权人。随后风神向法院申请京安云豹破产,由于京安云豹早已资不抵债,因此最终东风以6亿元的代价抵扣23亿元的债权,完成了对京安云豹的收购。

    2002年4月12日,花都区人民法院就广州风神汽车申请广州京安云豹汽车破产一案召开债权人会议

    在解决了京安云豹的问题之后,东风开始着手和台湾裕隆的母公司——日产汽车接触。由于日产汽车持有裕隆汽车25%的股份,并且裕隆以及风神汽车使用的也是日产技术,这才使得当初与日产没有什么实质关系的东风汽车却能生产日产的蓝鸟轿车。与东风的合作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日产公司复兴道路上的重要一环,自1991年日产汽车开始长达7年的连续亏损并最终由雷诺收购其36.8%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便是当时的雷诺-日产联盟不得不重视的机遇。

    1999年,雷诺收购日产股权,雷诺日产联盟成立

    最终东风与日产在2002年9月19日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共出资167亿人民币成立股权占比50%:50%的合资公司(东风以实物资产等出资,日产以现金出资)。2003年6月16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后更名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简称东风日产)成立,合资公司将生产日产品牌的乘用车和东风品牌的商用车。曾经的由京安云豹、裕隆等组成的风神汽车成为了历史,台湾裕隆完成了其“跳板”或者“助力者”的作用,而东风与裕隆的第二次合作(东风裕隆纳智捷)就是后面发生的另一个故事了。

    签字仪式

    正如上面所说,蓝鸟U13能够顺利的成为风神的第一款产品还要得益于此前从90年代末期开始由京安云豹生产的YB7200,这是通过引进日产的散件组装的蓝鸟U13的SSS版车型。风神公司成立后将其命名为风神蓝鸟EQ7200并在2000年6月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正式发布。风神公司和东风日产后续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先后推出了第二代风神蓝鸟7200-II、第三代7200-III和7200D等车型。

    EQ7200

    EQ7200-II

    EQ7200-III

    EQ7200-D

    篇幅所限,关于东风风神以及东风日产国产蓝鸟的故事在下文继续分享。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抖音同名账号分享更多汽车故事。

    次阅读
    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