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四年自研、合资布局,比亚迪智驾正式闭环

    Xauto报告头像Xauto报告头像
    Xauto报告02-13

    继“油电平价”战略之后,比亚迪再次祭出杀手锏,重磅发布全民智驾战略。

    全民智驾的概念并不陌生,多家车企都曾提及过,比如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以及前天刚刚举办智能化战略升级发布会的长安汽车。

    但在国内市场,任何一家车企发布这一战略的杀伤力,都不会有比亚迪那么大,这是由比亚迪规模体量决定的,让其有着强大的供应链成本管控能力。

    另一维度来看,比亚迪做事情的逻辑确实很扎实、彻底、狠绝,一出手就让别人无路可走。

    相比于一些车企的概念式传播,比亚迪一场发布会,基本上解决了从战略发布到技术解读、产品上市的全部动作。

    智能化赛道上,比亚迪看似慢了半拍,但实际上,比亚迪正式发力智驾已有四年之久。

    01

    天神之眼,硬件拉满

    比亚迪天神之眼共包含三套技术方案:天神之眼A - 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B - 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天神之眼C -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

    天神之眼A主要应用在仰望品牌车型,天神之眼B主要应用在腾势及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C则搭载在比亚迪品牌。发布会PPT显示,三套技术方案将以金标、红标和蓝标区分。

    天神之眼A、天神之眼B两套方案此前已经发布过,此次发布会的重点就是这套——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

    这套方案在感知硬件方面,配置了12颗摄像头,包括三个前向800万像素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

    计算平台方面,比亚迪没有详细说明。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为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提供算力支持的是地平线征程6系列,其中征程6M率先量产上车。

    在实现能力上,这套系统可以实现高快速领航功能,按照导航规划的路径,完成上下匝道、车道保持、巡航驾驶、自主换道、避开绕行部分障碍物等驾驶任务。

    在城区场景,可以实现记忆路线的领航功能,不过这个功能要等待后续OTA推送。

    纯视觉方案的智驾能力到底怎么样?

    根据我们试驾体验的小鹏P7+、乐道L60、宝骏云海、腾势N7等多款产品来看,在高速场景下,领航驾驶功能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但在城区场景,纯视觉方案的能力短板就体现出来了。

    在上述产品中,除了小鹏P7+有着比较稳定的城区领航驾驶外,其它产品在城区基本处于难用状态。

    搭载大疆智驾方案的宝骏云海,也是需要先学习一遍路线,然后实现记忆路线领航,城区智驾表现也是比较一般。

    比亚迪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方案的优势在于硬件配置很高,搭载了包括3颗800万像素前向摄像头在内的12颗视像头以及5颗毫米波雷达。这样的的感知硬件配置要高于小鹏P7+、乐道L60和宝骏云海等车型。

    不过,硬件是一方面,算法能力如何也同样关键,这就要等到智驾版本交付后,用户口碑来看了,届时才能知道,比亚迪是虚晃一枪,还是有真功夫。

    02

    7万元车型也能有高阶智驾

    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的真正的恐怖之处,在于覆盖产品的价格区域,可以下探到10万元以下车型。

    战略发布会上,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天神之眼C首批上市21款车型,覆盖7万级到20万级,包括在售价格最亲民的海鸥。

    发布会当天,比亚迪就刷新了官网产品配置。以海鸥为例,这款车共分为三个版本,价格最低的活力版起售价6.98万元,自由版和飞翔版售价分别为7.88万元和8.58万元,除了最低配没有上天神之眼C,其它两个版本全部配置。

    这绝对是全球汽车市场搭载高阶智驾价格最低的车型。

    结合比亚迪产品矩阵价格带来看,采用天神之眼C-三目摄像头的纯视觉方案DiPilot 100全面覆盖了20万元以下的车型,高配售价超过20万元的汉、唐、宋L等车型,则开始搭载带激光雷达的天神之眼B方案。

    从发布会公布的价格来看,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包括:汉DM-i 125KM激光雷达旗舰型(22.58万元)、汉EV 701KM激光雷达尊享型和旗舰型(分别为21.98万元、23.58万元)、唐DM-i 115KM激光雷达旗舰型(21.98万元)。

    由此可见,20万元成为比亚迪激光雷达智驾系统的价格门槛,最低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是售价21.98万元的唐DM-i旗舰版。

    腾势品牌来看,目前在售的5款车型高配版本都带有激光雷达,即搭载天神之眼B方案。仰望品牌搭载的则是三激光雷达版的天神之眼A方案。

    比亚迪旗下四大品牌中,仅有方程豹品牌没有搭载比亚迪自研的天神之眼智驾方案。

    方程豹智驾方案采用与华为合作的方式,方程豹豹8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3.0系统,搭载1颗激光雷达、11颗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

    相比家用车型,越野场景有着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功能需求,选择与华为智驾合作,或许也是比亚迪的战术决策,用华为的强势资源赋能,探索更多差异化功能点。

    03

    四年布局 正式闭环

    早在2018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曾提出“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的观点。

    凭借刀片电池、DM 等技术创新,比亚迪已在电动化上半场实现大幅领先。在智能化下半场,敢于率先发布全民智驾战略,比亚迪表示他们有着三大底气:

    第一,比亚迪拥有巨大的数据优势,目前累计销售超过440万台搭载L2及以上驾驶辅助的车辆,构建起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

    第二,比亚迪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研发人员超11万名,其中智驾工程师共5000多名,可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

    第三,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可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智驾普及。

    智驾赛道快速发展的这几年,比亚迪看似慢了半拍,没有什么实际动作,但其实也在偷偷蓄力。

    如果说2018年比亚迪开始认知智驾重要性,2021年则是比亚迪真正开始发力的关键时间点。

    2021年,比亚迪开启了密集的投资模式,标的企业包括芯片供应商地平线、激光雷达供应商速腾聚创,还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Momenta成立了合资公司。

    2021年12月,比亚迪与Momenta成立合资企业——迪派智行,各持股60%、40%,双方在高阶智驾领域开展共同研发,共同打造出高阶智驾方案天神之眼。

    2022年开始,比亚迪的校招开始大量出现自动驾驶规控、视觉算法等与智驾相关的岗位需求,学历要求以博士或博士后为主,大肆招揽智能驾驶方向人才。

    2022年底,比亚迪开始梳理不同体系内的智能驾驶研发资源。

    2023年5月,有媒体曝出,比亚迪规划院的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王欢已经离职,其负责的智能驾驶开发部被分拆整合,该部门超500名员工,大部分被分流进电子集成部。

    此次调整完成后,电子集成部总监韩冰成为比亚迪规划院的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与此同时,韩冰还在同步筹备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芯片设计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韩冰不仅是比亚迪智能驾驶负责人,还担任比亚迪与Momenta合资公司迪派智行CTO。

    再到2025年初,比亚迪正式发布全民智驾战略,比亚迪算是正式完成智驾布局闭环,自研合作打通。

    比亚迪擅长下大棋,棋局一旦形成,就会给对手带来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

    在一众体量较大的汽车集团中,比亚迪已经率先出手,现在压力给到吉利、奇瑞、长城等车企们,这车棋局高手们又将如何应对?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