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之内玩智驾”的风头还没过,“固液同价”的风又吹来了。15日,比亚迪亮出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2027年示范装车,2030年大规模上车,还喊出了“固液同价”。但同时,由于部分友商反复炒作,固态电池领域又迟迟不出成果,比亚迪的固态电池是不是在吹牛?比亚迪技术究竟如何?如今买车值得等固态电池吗?

性能优于行业均值,技术不算落后
从性能上来说,目前比亚迪的固态电池技术不算落后。
电池容量上,比亚迪去年就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而业界大都停留在20~40Ah之间,例如奔驰研制的首批固态电池,容量就为40Ah。当然,比亚迪的电池容量并不是最大的,一汽新研制的固态电池,容量就达到了66Ah。

安全性上,比亚迪宣称通过了200度的热箱滥用测试,属于达到了行业均值,业界如上汽、国轩高科等也都能做到。其额外设计的陶瓷外层,能保证一定程度的受力均匀,电池包装更不易破裂。

此外,比亚迪在放电技术上也做到了领先,其采用的复合卤化物电解质技术,能将-30℃环境下的放电效率提至85%,比日韩竞品高出了15个点。

比亚迪亮出时间表,锚定意义更大
固态电池上车就像如今的智驾,提前透露几乎成了业界共识。
在比亚迪之前,广汽已经宣布明年给昊铂车型搭载固态电池,丰田宣称将在今年前量产固态电池,上汽也宣布于明年量产固态电池。相比之下,比亚迪现在才亮出时间表,已经算是晚的了。

本次比亚迪的声明,更多是确定了行业大概的技术产出时间,并没有开创性的意义。
安全价格等都是硬伤,不建议等固态
虽然目前固态电池研究小有成就,但固态电池问题依旧很多,并不建议大家等固态电池。
充电上,固态电池离子电导率低于液态电解质,充电速度慢。且固态电池寿命短,目前固态电池样本的循环次数仅数百次,而即使是寿命较短的三元锂液体电池,其循环次数都有2000次。

价格上,目前主流的电解质路线是用硫化物,但硫化物电解质目前2万/公斤,算下来固态电池成本是液态的5~10倍,想要便宜买到目前不太可能。
安全性上,虽然固态电池能适应200度高温,但经比亚迪测试证明,在100%电量的情况下,选取5mm钢针进行针刺实验,即使是以0.1mm/s的速度进行,固态电池也会热失控,温度骤升且易爆燃,安全性还是不够。

在这些问题还未解决之前,还是不建议大家考虑固态电池的。
总的来说,虽然目前固态电池的研究小有成就,但考虑到技术、价格、应用等问题,短时间还是等不出来的,尤其是刚需车主,没必要非得吊在固态电池上,该买车买车,认准大厂,好好看车试驾即可。
(文/子涵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