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传统巨头“跨界”入局豪赌?‌

    引擎真探头像引擎真探头像
    引擎真探02-27

    2025年2月,海尔以18亿美元控股汽车之家的消息引爆舆论。一家以冰箱、洗衣机闻名的家电巨头,为何要跨界收购一家垂类汽车媒体?

    这场看似“不务正业”的交易背后,藏着海尔对未来怎样的焦虑与野心。

    海尔的焦虑,始于家电行业的增长天花板。2018年后,其营收增速从12.2%骤降至2023年的5.1%,传统业务几近触顶‌。而另一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以每年超20%的速度扩张,智能座舱、车联网等万亿级赛道崭露头角。

    对海尔而言,汽车不仅是“新增长点”,更是必须抓住的“第二生命线”‌。但汽车行业的门槛极高——从研发到渠道,从品牌认知到用户黏性,无一不是壁垒。若从头自建生态,海尔需要至少5年时间和数百亿资金‌。

    此时,收购汽车之家这类垂类平台,成了最“划算”的选择:它能直接注入7748万日活用户、20年行业数据积累,以及覆盖看车、买车、用车的全链条服务能力‌。这相当于用资本换时间,用流量换场景,用数据换生态。

    收购汽车之家绝非孤立事件,而是海尔布局多年的“家车互联”战略的关键落子。早在2021年,海尔已通过卡泰驰布局二手车交易、充电桩运营和车家互联技术,并收购美驰名车、罗伦士等企业,悄然编织汽车产业链‌。此次收购,实为补齐三块短板:

    1. 流量入口‌:汽车之家4亿用户中,70%为25-45岁中产群体,与海尔智能家居用户高度重叠。通过数据打通,海尔可精准推荐“家电+汽车”组合方案(如充电桩与家庭储能系统联动)‌;
    2. 线下服务网络‌:海尔3万家线下门店与汽车之家150家空间站结合,能承接汽车保养、维修等重服务,构建“线上引流、线下交付”的O2O闭环‌;
    3. 产业话语权‌:汽车之家积累的B端经销商数据和车企合作资源,可反哺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车企提供从生产到营销的全链路数字化方案‌。
      这种“用户-场景-产业链”的三级跳,让海尔从家电制造商蜕变为“智慧生活服务商”。

    这场收购的光环之下,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首当其冲的是‌行业逻辑的冲突‌:家电依赖规模化制造,而汽车垂媒依赖内容生态。

    汽车之家近年净利润从34亿暴跌至16亿,主因是短视频冲击导致广告收入下滑‌。海尔若沿用家电行业的“硬件思维”改造平台,可能进一步削弱其内容竞争力。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数据协同的可行性‌。理想中的“家车互联”场景(如通过家庭能耗数据优化充电方案)需要打通用户隐私边界,而家电与汽车数据的法律归属、技术接口尚未统一‌。此外,懂车帝、易车等对手已抢占短视频流量高地,汽车之家能否借海尔资源打造差异化壁垒,仍是未知数‌。

    海尔的野心,本质是争夺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定义权”。当小米造车、华为赋能的“跨界者”不断涌入汽车业,传统家电巨头必须找到自己的护城河。对海尔而言,汽车之家不仅是流量入口,更是连接“人-车-家”的核心枢纽。这种生态一旦成型,海尔将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卖家,而是规则制定者。

    ‌写在最后: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与其说是一次商业并购,不如说是一场关于生存的哲学实验:当行业边界日益模糊,企业该如何在坚守核心与突破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但无论如何,这场豪赌已无退路。‌
    时代的潮水从不等人,唯有破界者方能幸存。问题是收购汽车之家的海尔会是那个幸运儿吗?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