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华为、比亚迪打响智驾普及“三国杀”
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迎来历史性拐点。随着《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实施,L3级自动驾驶技术进入量产元年,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从高端车型的“奢侈品”逐步下放至20万级市场。在这场智驾普及战中,小鹏、华为ADS 4.0与比亚迪“天神之眼”成为三大核心势力,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的差异,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一、小鹏:全栈自研的“技术极客”
技术亮点:
端到端大模型:小鹏XOS 5.5.0系统通过XNet(感知)、XPlanner(规控)、XBrain(交互)三大模型实现全链路AI决策,深圳路测显示其百公里接管次数最低,窄道通行、无保护左转等复杂场景通过率达95%。
全球适配能力:2025年启动“图灵AI智驾”全球测试,针对东南亚摩托车密集、欧洲环岛复杂等场景优化算法,海外销量目标占比50%。
成本控制:纯视觉方案(如MONA M03)将硬件成本压缩至万元以下,支持10万级车型标配高速NOA。
市场策略:
低价高配:MONA系列以10-15万元价格搭载XNGP系统,月销破1.5万辆,主打“科技平权”。
用户数据驱动:50万辆车队日均回传1PB数据,仿真测试单日模拟10万公里,加速算法迭代。
用户反馈:
“深圳晚高峰全程零接管,但雨雾天变道偶尔犹豫,期待激光雷达版。”——小鹏P7+车主
二、华为ADS 4.0:生态协同的“安全标杆”
技术亮点:
L3级冗余设计:尊界S800搭载4颗192线激光雷达+11摄像头,支持360°无死角感知,恶劣天气下检出率99.9%。
车路云一体化:与华为5.5G网络深度协同,实时构建高精度道路模型,分辨率较ADS 3.0提升100倍。
安全兜底:双控制器+双制动系统,事故前主动调整车身姿态并呼叫救援,通过ASIL-D功能安全认证。
市场策略:
高端突围:尊界S800定价百万级,主打“超豪华智能”,对标劳斯莱斯,首批交付即售罄。
生态绑定:鸿蒙座舱与手机、家居设备无缝流转,提升用户粘性,计划2025年鸿蒙生态用户破亿。
用户争议:
“激光雷达成本高,后期维修费用劝退,但城区NOA确实稳如老司机。”——鸿蒙智行预订用户
三、比亚迪“天神之眼”:性价比屠夫的“数据霸权”
技术亮点:
极致性价比:天神之眼C采用5R12V方案(5毫米波雷达+12摄像头),成本压至3500元,支持7万级车型标配高速NOA。
规模化数据:400万辆智驾车型日均训练里程1.5亿公里,超特斯拉1.2亿公里,快速迭代corner case处理能力。
多方案覆盖:A/B/C三档方案适配全价格带,DiPilot 300(单激光雷达)已下放至15万级腾势Z9GT。
市场策略:
全民智驾:2025年计划21款车型标配智驾,10万级海鸥搭载天神之眼C,目标市占率超30%。
垂直整合:自研激光雷达和芯片,硬件成本较外部采购低40%,打破供应商垄断。
用户吐槽:
“高速NOA够用,但城区车道保持像新手,免费还要啥自行车?”——比亚迪秦L车主
行业趋势:
2025年将成为智驾分水岭,20万级车型城市NOA渗透率或突破50%,无激光雷达方案和4D毫米波雷达融合技术或成下一战场。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实测数据来自车主反馈及第三方评测,不代表任何品牌官方立场)
声明:以上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