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比亚迪“兆瓦闪充”又卷出新高度,电量8%的唐L充到61.27%仅用时5分钟,正式开启了“油电同速”时代。然而,虽然各车企都在宣传自己的快充,但我们平时却几乎达不到那个速度。反而在实际停车充电时,还被迫接受“超时占位费”这类不明支出,充电花了60元,占位费却花了867元,比充电费贵了整整14倍!快充炒了这么多年,为何我们依旧享受不到车企宣传的速度?如今停车充电又该注意哪些坑?

设备配电不够格,理想条件太苛刻
虽然各企业都曾声称自己研制了5C、6C快充桩,比亚迪更是研究出“兆瓦”充电桩,但安装这些桩所需的成本都很高。
就拿比亚迪的兆瓦充电桩来说,首先需要2000kVA的大容量变压器、专业输出电源等设备,还需要高性能水冷和温控模块来控温,设备采购太贵,目前采购最多的还是120KW、270KW的直流快充桩。

而且车企宣传的充电速度达成条件很苛刻,比如温度,就拿比亚迪的10C快充来说,其适宜充电温度区间为20℃-35℃,巨湾技研的8C快充适宜温度区间也约为 20℃-35℃。太热了需要给电池等设备散热,太冷了又需要时间来暖车。

此外,电池电量还需要在快充区间,车企宣传时采用的快充区间一般为30%-80%,部分车型也会用10%-80%区间测试,如银河E8、理想MEGA、极氪001等。而且还需要保障没有其他车分流,能够完全发挥该快充桩的最快速度。满足以上各项条件,才能近似达到车企宣传的速度,平时充电时并不好把控。
电价低不等于便宜,超时费用多警惕
除此之外,电车日常充电的坑也不少,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警惕低价充电陷阱,比如只告诉你0.86元/kWh的电价,却不告诉你还有1.79元/kWh的服务费,再加上停车费,实际算下来花的钱只多不少。

此外,还有“超时占用费”这一新流行的收费项,收费也十分吓人。比如特斯拉,普通档每3.2元/分钟,高峰档6.4元/分钟,超时一小时要多花384元,且上不封顶。且部分品牌充电桩APP、线下告示对此描述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只有一行小字,实际使用要多注意。

线下充电时可以看看不同地段的收费,有时外环和内环的充电价格相同,但服务费、停车费等费用外环会更便宜,充电时可以选较靠外环的地区,也能节省一部分充电费用。
总之,虽然目前很难享受到车企宣传的速充,但目前的充电功率也够用,日常充电看清楚收费款项,别只看充电费便宜就上钩,可比对出服务费更低的地方充电。多注意这些,日常充电就不会吃大亏。
(文/子涵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