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东风汽车可谓是火爆全网,多次被央视新闻在黄金档报道,并频频获权威官媒点赞表扬。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打造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基石》第二季完成全网首播。其中,《风起东方》这一集从东风猛士917(图片|配置|询价)说起,铺展开东风汽车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聚焦转型发展新作为。

东风汽车作为我国唯二的一级汽车央企,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技术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几乎占据了我国南方地区汽车产业的半壁江山,在整个汽车行业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东风汽车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神经,引发众多关注。
作为曾经稳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二宝座的头部车企,近年来虽然经营业绩略有下滑,但东风汽车仍然能够在行业保持领先优势,牢牢的守住了国内汽车行业第一阵营的底线。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东风汽车持续完善覆盖豪华、高端、主流市场的全领域新能源品牌布局,整体经营企稳向好,终端市场销售255万辆,位居行业第六。其中自主品牌年销137万辆,同比增长35%;新能源汽车年销86万辆,同比增长64%。无论是自主品牌汽车销售总量,还是同比增长率,都是处于国内汽车行业第一梯队,并且显著领先于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等其他汽车国家队。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汽车旗下自主新能源板块在2024年实现历史性盈利,经营效益大幅改善。特别要提出表扬的就是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成立至今也不过才过去短短5年时间,却能成为汽车国家队中首个率先实现盈利的高端新能源自主品牌。并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岚图科技从未对外公开募集过资金,全部是采用自有资金进行车型研发、工厂建设、生产运营以及市场营销。负债率相较于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深蓝,北汽集团旗下的极狐,广汽集团旗下的埃安要低得多,财务状况非常稳健,拥有比那些靠不断去融资或者指望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造车新势力更为强劲的厚积薄发之力,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更强,也终将笑傲到最后。
在刚刚过去没多久的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汽车行业的议题和提案聚焦技术创新、数据安全、绿色转型和全球化发展等,展示出汽车行业对智能驾驶、新能源转型和国际化发展的高度关注。就像每逢关键战役,三军统帅必然会派最精锐、装备最精良的部队冲锋陷阵。在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征途中,汽车国家队就要当仁不让地肩负起更加重要的责任。在这百年之未有的转型变革浪潮之中,作为汽车国家队的领军企业,东风汽车以舍我其谁的勇气直面挑战,以破釜沉舟的魄力All in汽车智能化和绿色制造转型。

就像东风汽车前任董事长、中国汽车工业少帅竺延风说的那样,中国的自主品牌要耐得住寂寞。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苦心孤诣地积淀,东风汽车成功完成了中央集成式电气化架构开发,相继孵化出岚图、猛士、纳米、奕派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品牌格局上,东风汽车已构建起面向豪华、高端、主流市场的全系产品矩阵,产品覆盖SUV、轿车、MPV、VAN、跨界车等各种门类,售价区间从几万元到几百元不等,真正实现了对整个汽车市场所有需求的全覆盖。
在车型架构上,东风汽车打造了自主乘用车节能和新能源3个专属平台,包括猛士MORA平台、量子架构和DSMA架构,并在商用车领域打造行业领先的中重卡新能源技术架构平台D600,以及乘商兼用的滑板平台。同时,为了提高研发效率,降低车型开发成本,东风汽车还于去年构建了“1+N”研发体系,以东风汽车研发总院为核心,以岚图科技研发中心、东风日产技术中心、东风本田研发中心、东风柳汽技术中心、郑州日产研发中心、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东风股份产品研发院等其他事业单元研发力量为辅助,聚焦新能源转型升级、深度整合集团研发体系及研发资源,全面提升研发效能。

在“1+N”研发体系的助力下,东风日产基于东风汽车S2平台,成功打造了爆款新能源车型N7;东风本田也借助东风汽车研发总院的车型平台和研发技术,孵化出全新自主品牌灵悉,并面向市场推出了纯电动A+级轿车灵悉L,颇受市场好评;神龙汽车则是顺势推出了示界品牌,并开始为东风乘用车代工纳米06车型。整个集团各事业单元之间的技术和运营壁垒被彻底打破,真正实现了大协同和大自主。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汽车在持续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的同时,在研发上的投入也是不遗余力,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对于技术的重视可见一斑。截至2024年底,东风汽车研发人才已达到1.4万人的规模,并且不乏国内双一流A类院校、美国常青藤院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研发人才数量位居全球汽车行业前列,在国内具有压倒性的领先优势。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课题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控率和专利数不断上升,连续多年新增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连续位居国内汽车行业第一。

如果说“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那么“智能化”就是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在这场马拉松式的市场竞争之中,东风汽车俨然已在群雄逐鹿中构筑起了绝对的领先优势。自主研发的马赫动力、龙擎动力及东风氢舟三大动力系统,为旗下车型提供了丰富多样且高效的动力解决方案。打造M-TECH猛士豪华电动越野架构、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架构、DSMA多能源低碳节能架构,让填补中国豪华电动越野技术空白的想象落地。同时,发力人工智能技术,聚力打造“具身智能体”,在行业首创汽车未来将像人一样具备“强健的体魄”“强劲的心脏”“智慧的大脑”和“敏捷的神经系统”的前瞻性理念。

作为我国第一个全栈自研、独立自主建设的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在草创之初就汇聚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以及最具凝聚力的管理团队。短短数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原材料到最终整车装配的各类专业厂的布局和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各种标准件、非标零部件的自产自供,还能自主研发、制造各类装备、机床、刃量具,是彼时国内自给率最高,业务覆盖最广的汽车制造厂。
如今,为了聚力打造产业链生态,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东风汽车持续不断发挥产业链“链主”的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带头打造“武随襄十”汽车产业集群,继续发挥湖北汽车产业定海神针的作用。推动华中地区汽车产业面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未来,随着与中国兵装的重组计划正式落地实施,东风汽车在整车研发制造、汽车零部件配套以及汽车金融服务方面将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在自主乘用车事业方面,东风乘用车旗下的风神、奕派、纳米将和长安汽车旗下的UNI、启源、深蓝实现优势互补。岚图和阿维塔也将实现同台竞技,携手双赢。东风商用车和东风股份则可以填补长安汽车在轻、中、重型载货汽车领域产业布局的空白。
在汽车零部件方面,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或将和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风鸿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样,被纳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零部件事业部一体化管理。东风汽车“4+2”事业布局也将继续留存,并有可能变成“4+1”事业布局。其中,“4”代表自主品牌乘用车事业单元、自主品牌商用车事业单元、零部件事业单元、汽车金融服务事业单元,“1”代表合资事业单元。自主品牌乘用车事业单元也势必会纳入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业务,而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则将和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一起,统一纳入合资事业单元。
一旦东风汽车和中国兵装在汽车业务上完成整合,新组建的汽车央企集团,将成为年产销达到600万辆的汽车行业航空母舰,有望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第一车企,在全球汽车行业的排名也将进入前四,并有机会与现代起亚联盟争夺全球汽车行业第三的位置。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也将超过20万个,间接带来的上、下游就业岗位至少有上千万个。营收规模也势必会逼近万亿元大关,年净利润超过500亿元也是可以期待的。至于每年为国家上缴的税收,那就更客观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