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十年相伴,十万公里见证——2015款吉利新帝豪1.3T自动挡使用报告

    一、选择初衷:家用代步的务实之选

    2015年,在合资品牌高溢价与自主品牌快速崛起的市场环境下,我以10万元预算购入了吉利新帝豪(图片|配置|询价)1.3T自动挡车型。彼时,自主品牌正处于上升期,而帝豪凭借稳定的口碑和丰富的配置,成为家庭用车的理想选择。十年间行驶近十万公里后,这台车以“省心耐用”回应了我对它的期待。




    二、动力与操控:平顺为主,够用至上

    搭载1.3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98kW,峰值扭矩185N·m),匹配CVT变速箱(133马力),这套动力组合以线性平顺为核心诉求。起步阶段动力稍显迟缓,但涡轮在2000转后介入明显,城市超车时深踩油门仍能提供足够的信心。十年间,动力系统未出现严重衰减,但CVT钢带偶有轻微打滑,尤其是在冷车状态下,需等待转速下降后再起步。急加速时发动机噪音偏大,转向系统调校偏向家用风格,虚位适中,高速稳定性尚可,但在激烈驾驶时侧倾较为明显。


    三、油耗表现:经济性略逊手动挡

    综合油耗稳定在6.5L/100km(城市7.5L,高速6.0L),相比手动挡高出约0.3-0.5L,但仍属于经济范畴。CVT变速箱的模拟7档对节油贡献显著,但在频繁启停路段,油耗易突破9L。十年间仅更换过电瓶、轮胎、刹车片,胎压监测传感器等易损件,发动机与变速箱未进行大修,可靠性值得肯定。常规保养费用与手动挡基本持平,未出现大额维修支出。



    四、空间与配置:实用主义优先

    2650mm轴距提供了合格的家用空间,后排腿部余量一拳半(身高175cm),后备厢可容纳婴儿车及两个行李箱。皮质座椅耐用性良好,但填充物在第八年后逐渐塌陷。自动挡车型标配电动天窗、倒车雷达及自动空调,实用性较强,但中控电阻屏已显落伍,蓝牙连接稳定性随车龄下降。隔音表现中规中矩,高速胎噪明显,后期更换静音胎后有所改善。内饰硬塑料材质难免老化,部分接缝处出现异响,但整体做工对得起价位。隔音表现一般,高速风噪明显,但空调制冷依然强劲。


    五、质量与可靠性:瑕瑜互见

    - 长期使用中,小毛病集中于电子系统,如中控屏偶发死机。

    - 发动机与变速箱核心部件未出现故障,仅在第7年更换过点火线圈。

    - 底盘防腐处理到位,未出现明显锈蚀。

    - 车漆较薄,多处出现锈点。

    - 后悬架过减速带时略显生硬,但未影响通过性。

    - 皮实耐造,维修成本低;

    - 空间满足家用需求,油耗表现经济,加200元燃油可跑400公里左右。

    - 配置以当下标准略显寒酸(无ESP、无上坡辅助,卤素大灯,仅配2气囊)那时买回来还改了氙气大灯带“恶魔之眼”,改完之后还是很漂亮的。

    - 内饰质感与隔音水平有限。

    - 动力后段储备不足。



    六、总结:时代夹缝中的均衡之作

    - 养护成本低,故障率远低于同期国产自动挡车型。

    - 空间实用,配置满足基础舒适需求,适合新手过渡或家庭备用车。

    - 动力后段疲软,满载爬坡需切换手动模式。

    - 缺乏ESP车身稳定系统(2015款自动挡未标配)。

    - 内饰塑料件老化明显,影响观感。

    在新能源车迅猛发展的今天,这台老帝豪或许已褪去光环,但它用十年十万公里的稳定表现诠释了“家用车”的本质——可靠、经济、实用。对于追求“无压力用车”的消费者,作为自主品牌崛起的亲历者,它的表现足以让人对“中国制造”多一份敬意。

    次阅读
    4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4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