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换了3次车,我终于明白了“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的区别!

    数十年前,我还觉得买车很简单,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个沙发”嘛。

    当我经历了三次换车、交了几十万的“学费”后,才猛然醒悟:

    买车这事儿,远没那么简单!

    就拿车圈里天天吵的“自然吸气”“涡轮增压”来说吧,两者居然天差地别。

    更夸张的是,一旦选错,不光损失钱,还会带来整整几年的后悔!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的这些血泪教训,或许能帮你避开不少坑。

    先说“涡轮增压”。

    提到这个技术,不少人立马会联想到两个字:“动力”。

    我当初也是这样,听朋友一忽悠,就奔着涡轮增压去了。

    买回来的前几个月,确实爽到爆。

    绿灯刚亮,只要敢踩油门,车子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溜烟蹿出去,推背感太真实了。

    但慢慢地,问题来了。

    早高峰堵车时,轻轻一踩油门,涡轮不启动,车子就像睡迷糊了,踩下去半天不见反应。

    接着突然“蹿”一下,把车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这种忽慢忽快、若即若离的动力输出,真的挺折磨人。

    明明是几十万买的车,结果却像花钱买了个“脾气”,每次堵车都和它斗智斗勇。

    更要命的是,开了一两年后,我才发现涡轮车还有一个隐藏大坑:养护成本。

    说白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结构复杂,涉及更多的机械部件,因此维护成本更高。

    你要不坏还好,但凡出了故障,真的修得很头疼。

    此外,强动力的背后,油耗不低。

    买之前看官方公布的油耗数字没感觉,买之后走走停停才知道这是个“油老虎”。

    家里要是没点积蓄,是真的养不起。

    可如果“涡轮增压”有这么多毛病,“自然吸气”真的就更好吗?

    别急,我这三次换车可不是白换的,咱们慢慢聊。

    再说“自然吸气”。

    坦白讲,最开始我对自然吸气的印象并不好,总觉得这种发动机动力平淡、技术老旧。

    甚至一度觉得开它,就像拿着功能机,参加智能手机的聚会——显得特别没面子。

    但吃了涡轮增压的亏之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换上了一台自然吸气车型。

    起初没抱太大希望,但开了半年多,我发现情况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自然吸气给我的第一个惊喜,就是堵车时特别舒服。

    没有涡轮那种突然的动力爆发,也就不存在明显的顿挫,它的动力输出特别线性。

    开起来就像“家里水龙头拧多少出多少”,不会忽冷忽热吓你一跳。

    这种踏踏实实、好把控的感觉,说不上刺激,但用起来确实挺舒服。

    但用车时间一长,也确实暴露出它的缺点。

    比如有一次高速超车,明明油门已经踩到底了,车子却还在慢悠悠地往前“挪”。

    好几次眼看着后视镜里后面的车越来越近,硬是急出了一头汗。

    说白了,自然吸气车动力确实有点偏弱。

    尤其在关键时候,让你明显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且,朋友们偶尔聊起各自的车时,我也发现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

    开自然吸气车型的人,虽然日子过得舒服,但总感觉底气不足。

    和别人聊动力、聊性能,容易被朋友们调侃一句“性能怪兽来了”。

    听多了,心里难免有点别扭。

    听上去似乎各有利弊,普通人到底怎么选好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

    如果你是个追求驾驶乐趣的人,平时路况好,喜欢偶尔来点激情….

    或者用车环境经常跑高速,那涡轮增压,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满足感。

    毕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偶尔也得来点刺激。

    为了这种刺激,承担一些不适、多花点保养钱,可能也是值得的。

    但如果你跟我一样,每天都是上下班高峰堵车,出门就遇红灯、遇拥堵。

    开车更像是生活中的琐碎,而不是放飞自我的冒险….

    自然吸气,可能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虽说偶尔被朋友调侃几句“性能不行”,但起码每天开着舒心、养着放心。

    也不用为了一点刺激,而折腾自己的钱包,不是吗?

    说到底,选车就像穿鞋一样,再好的名牌鞋,尺码不合适,穿着也痛苦。

    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虽然俗,但却是我花了不少钱,才真正悟出来的道理。

    万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