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腾势N9 DM: 38.98万起售,925Ps、电四驱、1302km续航,豪华插混SUV

    贰次猿头像贰次猿头像
    贰次猿04-09

    汽车领域的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开,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已不再是少数高端车型的专属,而是逐渐渗透到更广泛的产品线中,成为衡量车辆现代性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腾势品牌计划于2025年3月推出其N9 DM系列。这款新车被归类为D级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其显著特点在于选用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对于体型庞大的D级SUV而言,这种动力形式有助于利用电动机的瞬时扭矩优化驾驶感受,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大型燃油车可能带来的笨重感,同时在动力响应方面寻求更佳表现。车辆还配备了易三方技术,旨在拓宽其使用场景的边界,使其不仅能满足家庭成员的日常出行与休闲需求,也能兼顾商务接洽的得体性,甚至可以应对城市之外的非铺装路面探索。参考其公布的市场指导价格区间,即38.98万元至44.98万元人民币,明确了腾势N9 DM(图片|配置|询价)系列意图在豪华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吸引那些寻求大空间、多功能性及出色技术融合的消费者。

    车辆前脸的设计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市场定位的提升。分体式布局的LED前照灯组承担了主要的照明任务,集成了日间行车灯,并具备自适应远近光切换、自动启闭、延时熄灭以及照射高度可调等实用功能,这些配置旨在提升日常使用的便捷性。全系加入的转向辅助照明功能,对于这样尺寸的车型来说,在夜间通过弯道时能有效拓宽驾驶者的照明范围,对提升行驶安全性有实际帮助。在高阶版本上,前大灯升级为矩阵式系统,通过对内部发光单元的独立控制,可以在会车时主动规避对向驾驶员的视线,避免远光灯造成的炫目,这不仅关乎安全,也体现了对道路其他参与者的关照。

    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5258毫米、2030毫米、1830毫米,轴距达到3125毫米,勾勒出大型SUV的轮廓。侧面的细节处理同样考究,例如外后视镜就整合了多项电动化调节与便利性功能,包括常规的电动调整、电加热除雾、锁车及倒车时的自动折叠与下翻,以及位置记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标配的自动防眩目功能,能有效减轻夜间后方强光照射带来的不适感。部分高配车型还提供了流媒体后视镜的选装,将摄像头影像集成于此,属于相对前沿的配置。车尾部分的功能性也得到了关照,电动尾门的感应开启、位置记忆和电动吸合功能都是标准配置,提升了装载物品时的便利度,另外还预留了电动开门/上开车门的选装可能性,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腾势N9 DM的座舱内部,乘客身体能接触到的区域广泛应用了触感舒适的材质进行覆盖,这种选材策略不仅关乎乘坐时的体感,也营造出一种较为考究的车内氛围。在不同材质或功能区域的交界处,工整的缝线处理清晰可见,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内饰的整体观感,旨在传递一种注重工艺的印象。驾驶者常用的多功能方向盘,表面使用了真皮包裹,并且全系提供了电动四向调节、位置记忆以及加热功能,这些配置考虑到了不同身材驾驶者的便利性和寒冷天气下的舒适度。信息交互界面由三块屏幕构成:一块13.2英寸的数字仪表屏负责显示行车信息,中控台中央是一块17.3英寸的触控显示屏,用于操作车辆设置和多媒体系统,副驾驶前方则配备了另一块13.2英寸的娱乐屏。这样的屏幕组合为前排乘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展示和娱乐互动途径。

    腾势N9 DM内部采用的是2+2+2形式的六座座椅排布。这种布局下,所有六个座位均配备了电动调节功能,这意味着无论是哪一排的乘客,都可以通过电动按钮来调整自己的坐姿,寻找舒适的乘坐角度,这体现了对车内所有乘员需求的关照。虽然电动座椅调节本身已相当普及,但将其覆盖至全部座椅,尤其是第三排,通常意味着在设计时对空间利用和成本控制有着更周全的考量。座椅的功能性方面,前排和第二排的四个独立座椅均标配了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并带有记忆设置,提供了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对于顶配版本,座椅加热功能进一步扩展到了第三排,使得后排乘客在寒冷季节也能获得温暖的乘坐体验。

    腾势 N9 DM 搭载的 DiPilot 300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硬件层面配备的 128 线激光雷达、5 个毫米波雷达、14 个摄像头及 1 个高精度定位单元,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在城市拥堵或高速巡航场景下,其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旨在一定程度上分担驾驶者的操作负荷。自动泊车入位以及遥控泊车等功能的加入,则是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停车环境,提升使用的便利性。这些系统的逐步完善,反映了车辆辅助驾驶能力正朝着更高阶的自动化水平演进。在主动安全防护层面,车辆将一系列预警系统,如前方碰撞预警、后方碰撞预警等总计7项预警功能,连同主动制动、车道保持辅助以及驾驶员状态监测(DMS)等干预性功能作为标准配置,为行车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此外,对道路交通标识和交通信号灯的识别能力,能够为驾驶员提供额外的路况信息参考。重要的是,上述提及的智能化辅助与安全配置在全系车型上均有配备,并未因配置高低而有所区分。

    车辆的转向系统采用了电动助力形式(EPS)。与传统燃油车主要依靠发动机带动液压泵或直接电力不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拥有容量较大的动力电池组,能为电动转向系统提供更稳定、充沛的电力来源,理论上可以减少对发动机负载的依赖。电动助力转向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可变助力特性,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实时分析车速、转向角度等信息,可以精确调整助力的轻重,例如低速时更轻盈,高速时更沉稳。随着车辆整体智能化水平和运算能力的提升,转向系统对驾驶者意图的理解和反馈可以做得更加精细,从而优化驾驶者在不同路况下的操控感受和信心。

    关于驱动系统,腾势N9 DM采用了三台电动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方案,这些电机分布于车辆前后轴,实现了电四驱布局。这一设计的综合结果是系统总功率达到了相当可观的925英制马力(Ps),为车辆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基础。同时,车辆的整备质量被控制在3吨稍多一点的水平,对于这样尺寸和配置的车型而言,需要强大的动力系统来确保敏捷的动态响应。该混合动力系统还包含一台型号为BYD479ZQA的2.0升涡轮增压四缸内燃机,其自身可输出207Ps马力,作为动力来源之一或在需要时介入工作。动力传递与协调由E-CVT电子无级变速机构负责,它有效地整合了来自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实现了高效平顺的动力输出。这种集成化的电驱优先设计,旨在优化性能表现和能量利用效率。得益于插电混动技术,车辆既能依靠电池进行纯电行驶,也能在燃油模式或混合模式下运行,其公布的综合续航里程数据为1302公里,为用户提供了兼顾日常通勤与长途出行的能源灵活性和经济性考量。

    综合来看,即将面世的腾势N9 DM(品技术)在设计和配置层面展现了清晰的升级思路。作为比亚迪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框架下的产物,这款车型试图将其在高端市场的定位与一系列技术配置相结合,同时依托前面提及的动力系统规格,构成了其整体的产品力。对于那些正在评估高端SUV市场、注重车辆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的潜在用户而言,腾势N9 DM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和比较的新选项,其实际表现和用户体验将是最终衡量其价值的关键。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