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东风长安重组方案敲定!中国汽车“超级舰队”起航,车企格局生变

    码上1024头像码上1024头像
    码上10249天前

    “汽车央企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4月11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业绩会上的一席话,让持续数月的东风长安重组传闻尘埃落定。这场涉及两家央企、年销量超500万辆的“世纪联姻”,不仅牵动资本市场神经,更可能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为何要重组?央企抱团破局“大而不强”

    中国虽是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的痛点长期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海外市场开拓乏力,加上新能源赛道内卷加剧,央企单打独斗难敌比亚迪、特斯拉等巨头。重组后,东风与长安将整合研发、供应链和海外渠道,集中火力攻克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卡脖子”技术。朱华荣直言,重组目标直指“世界一流汽车集团”,与特斯拉、丰田掰手腕。



    重组后能带来什么?


    技术核爆:东风手握固态电池“黑科技”,热稳定性比传统电池高300%;长安的“北斗天枢”智能系统已实现L4级自动驾驶商用。两者结合,技术护城河更深。

    规模碾压:合并后年销量突破500万辆,超越比亚迪登顶国内第一,跻身全球车企前五。海外市场布局也将加速,东南亚、欧洲工厂资源整合后,出海成本或降55%。

    议价权飙升:零部件年采购量超8000亿元,对宁德时代、地平线等供应商的议价权提升300%,成本优势碾压对手。


    挑战仍在:文化融合与利益博弈

    重组绝非一帆风顺。东风作为副部级央企,与军工背景的长安存在决策机制差异,历史上汽南汽整合曾因“文化冲突”损失30亿。此外,双方合计超900万辆产能如何优化、深蓝与岚图等子品牌如何避免“同室操戈”,都是棘手难题。


    普通人能沾什么光?

    消费者或迎来更硬核的产品:更长的续航、更聪明的智能驾驶、更亲民的价格。投资者则紧盯供应链机会,华为智驾、固态电池等赛道或成风口。而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这可能是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定规则”的历史转折。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小编后续文章。每日分享科技热点!

    .万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