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湖北襄阳一理想L9车主在暴雨中开启辅助驾驶时,车辆AEB系统误将广告牌识别为货车,突然急刹导致追尾。类似事故频发,暴露新能源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在极端天气下的致命短板。
技术瓶颈何在?
AEB依赖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感知环境,但暴雨浓雾中,摄像头易受水雾干扰,毫米波雷达对静态物体(如金属广告牌)易误判,融合算法难辨真假,触发“幽灵刹车”或直接失效。即便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在极端天气下也难以精准建模。
标准与现实的落差
现行国标仅要求AEB在30km/h避撞静止物体,50km/h应对移动目标,但高速场景下AEB普遍“超纲”。测试显示,多数车型AEB在80km/h以上近乎失灵,而暴雨中车速受限更低,进一步放大风险。
车企如何破局?
理想汽车已承认系统缺陷并承诺升级软件,行业亦推动雨天AEB专项测试,如IVISTA 2023版新增中雨模拟场景,试图填补标准空白。然而,技术迭代需时间,消费者暴雨行车仍需保持警惕,勿过度依赖辅助驾驶。
新能源车的智能光环下,AEB的“罢工”敲响安全警钟——技术进阶之路,远比想象更坎坷。
本文为今日头条原创首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