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作为电池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突破,那如果固态电池真的量产之后,燃油车是不是都不香了呢,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固态电池被视为燃油车的潜在替代者,优势在于能力密度高、安全性好和充电速度快。现在的电池能力密度基本在200~300wh/kg之间,固态电池通过采用锂金属负极和高镍三元正极,能力密度可突破400wh/km,甚至可以超过液态电池的2~4倍。

广汽研发的固态电池组能力密度接近400wh/km,续航里程有望突破2000公里。这意味着将不再担心续航焦虑和充电速度慢等缺陷。

虽然前景非常好,但实际的困难还是很大的
目前固态电池在工艺设计材料、结构和加工工艺都面临三大难题:高导电解质材料、界面工程和成本制造制造,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都成本。

从投资的角度看:
目前固态电池处于从主题投资到产业小规模应用的过渡阶段,对技术路线、量价等没有相对确定的指引,就算真的可以实现量产了,那也是要从高端车型开始,可能一辆固态电池车型要卖到20~30万,甚至不止,就算量产,也不是普通家庭能买得起的。

所以固态电池的真正的普及还需要很长都时间和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油车的加油便利性、续航里程和成本方面都对普通老百姓有优势,因为油车最大的成本就是加油,而且购买成本也更低,现在一些小型轿车都已经卖到裸车价5万多了,还要什么电车,剩下那几万都够你家几年油费了。

总结:
即使固态电池真的量产了,燃油车也不一定失去市场。两者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和应用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机会,尽管新能源汽车多种多样,但燃油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论·0